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省内首创治愈曲霉球新方法 三年来天天咯血终于停止

发布日期:2014-10-22 14:04:59 浏览次数:1617

浙江在线健康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张颖颖)徐先生,今年56岁,因采石18年大量接触石粉导致3级尘肺、双肺多发空洞、矽肺结节。2004年在浙江省某大医院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后证实右肺矽肺。2009年9月以来反复咳血,每日5-6口,约30毫升。曾因大咯血分别在本省、本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手术疗效不佳,在上海某大医院给予静脉滴注抗真菌药物仍持续咯血。因四处求医问药医疗花费近30万元。今年6月15日通过报刊了解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曲霉菌病治疗新方法后在呼吸科住院治疗,经过3周共5次治疗,患者咯血完全停止,曲菌球由3.69ⅹ2.67厘米(图1)缩小为2.53ⅹ2.08厘米(图2)。术中除一过性血氧饱和度降低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已于7月16日好转出院,计划3周后接受第二疗程治疗。

治疗后

据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蔡闯介绍,曲霉球又称曲菌球,是由于曲霉菌在病人肺脏的空洞内生长不断增大而形成的球状病变,多继发于肺结核、矽肺形成的空洞以及大疱支气管扩张。曲霉球中的曲霉菌在空洞内多以坏死组织为营养来源,生长较缓慢,因此,学术上称之为腐生性。然而,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或者曲霉菌数量急剧增多时,曲霉球可以侵袭肺组织从而转化为病死率高达30-50%的曲霉菌肺炎;或者因为对曲霉菌的代谢产物过敏而出现类似哮喘发作的喘息气急。由于曲霉球的慢性刺激,球周肺血管广泛增生、增粗。因为曲霉菌具有侵蚀血管的生物学特性,当曲霉球侵蚀其外周丛生的血管时,病人往往会反复咳血甚至会因为大咯血窒息死亡。

蔡闯说,尽管曲霉球外周血管丰富,但球体主要由曲霉菌和坏死的肺组织构成,基本无血管分布。因此,血管内的抗真菌药物无法在曲霉球内达到有效浓度发挥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外真菌领域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及权威学术指南并不推荐通过静脉滴注或者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抗真菌治疗。对于反复咯血的患者,推荐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曲霉球所在肺叶。然而,由于曲霉球往往继发于肺结核、尘肺、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可引起患者肺功能严重下降,手术风险增高;此外,由于曲菌球往往导致病灶附件胸膜粘连肥厚,手术过程中因剥离胸膜而导致出血风险增高。由于以上原因曲菌球患者术中、术后风险增高而失去手术机会。

对于曲菌球合并反复咯血,除了手术切除,近年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另外一种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曲菌球周围血管非常丰富,容易形成侧枝循环(因血管之间新生的交通支),从而使血管内注射栓塞剂所闭塞的目标血管(责任血管)恢复血流供应,导致支气管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失败,患者再次咯血或者咯血症状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威胁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蔡闯说,对于曲菌球合并反复咳血的病人,全身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因为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切除病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疗效不佳,难道就陷入绝境眼睁睁看着病人一口口的咳血、甚至极其痛苦恐怖地呛死在自家的血凝块中吗?通过多年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探索出经过气管镜支气管管腔内局部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曲霉球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个技术在全国甚至省内都是领先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