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黏液性水肿的症状
一、症状
1.呆小病(克汀病)
出生后数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基础代谢率低,少活动,怕冷,食欲不振,反应迟钝,体温低于正常。体格发育迟缓,呈不均匀性矮小,智力发育落后,睑宽,两眼距增宽,鼻梁塌陷扁平,唇厚舌大,眼睑肿胀,头发粗而脆,皮肤蜡黄,干燥脱屑,呈非凹陷性水肿,颈短,腹膨胀,四肢粗短,肌张力降低,哭声嘶哑。
2.幼年黏液水肿
临床表现随发病年龄而异。幼小儿童发病者大致与呆小病相似而较轻。较大儿童或青春期发病者,大多与成人黏液水肿相似,但伴有不同程度的生长阻滞。
3.成人黏液性水肿
出汗减少,怕冷,疲困,胃口欠佳,体重增加,智力减退,体温低。面部表情淡漠,面颊及眼睑水肿,面色苍白,贫血,皮肤呈象牙色,干燥,粗糙,脱屑而增厚,尤以手、臂、大腿明显,有非凹陷黏液水肿,眉毛外侧脱落稀疏而细,腋毛和阴毛脱落,指甲生长缓慢易脆并见纵横条纹,牙齿稀疏易碎,可出现肌肉松弛无力,心动过缓,心脏扩大,心包积液,严重者可致昏迷。
二、诊断
亚临床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测清晨基础体温予以证实。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胶体铁,阿新蓝或甲苯胺蓝染色可检出少量黏蛋白,主要位于血管和毛囊附近。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不全可由甲状腺本身、垂体,偶或下丘脑的异常所致。与甲状腺有关者为某些药物(放射性碘、抗甲状腺剂,锂、对氨基水杨酸);颈部放射治疗,甲状腺切除术,桥本甲状腺炎。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垂体病或损伤,引起甲状腺刺激素(TSH)分泌减少,亦可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常见者如垂体肿瘤,垂体部分切除,产后垂体坏死(Sheehan综合征)。同样下丘脑功能障碍,致使甲状腺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因而垂体TSH分泌减少,亦可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不全。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的水肿,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水肿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心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心脏病病史和体征。
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 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肝硬变在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各种慢性肝脏病病史以及肝功能损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均为诊断的依据。
预防
全身黏液性水肿系由甲状腺功能不全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或缺乏而产生。 临床表现为,呆小病(克汀病),幼年黏液水肿,成人黏液性水肿。
2.合理营养:营养不良可引起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影响儿童体力、智利水平。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护理
膳食调配,宜选食物:因缺碘引起的甲减,需选用适量海带、紫菜,可用碘盐、碘酱油、碘蛋和面包加碘。炒菜时要注意,碘盐木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挥发而降低碘浓度。蛋白质补充可选用蛋类、乳类、各种肉类、鱼类;植物蛋白可互补,如各种豆制品、黄豆等。供给动物肝脏可纠正贫血,还要保证供给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
忌选食物:忌各种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对于粘液性水肿的预防是极其重要的,减少发病率和减少家庭负担,于国于民都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每一位有甲低的患者都应该牢记于心,较少发病,拥有健康的身体。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