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诊治附5例报告

发布日期:2014-10-13 13:58:36 浏览次数:1603

刘松 胡青林 刁磊 崔培勇 采有金 刘剑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 23900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的成因、手术方法和预防措施。

材料与方法:我院在2004年10月~2009年3月间共行12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其中5例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例,年龄61~78岁,平均68.4岁;病程均为TURP术后1~14个月。主要症状为尿频,排尿费力或淋漓,尿线细;合并膀胱结石1例。所有患者均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本组病例均经直视下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膀胱颈口挛缩至5~7mm者3例,2~4mm者1例,完全闭锁呈栅栏、筛网状1例。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刘松

5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颈口内切开或电切术。先以冷刀或钩状电极在膀胱颈狭窄环处3点、9点及12点分别切开至电切镜能够进入膀胱内,换用电切刀切除膀胱颈瘢痕组织及残留前列腺组织,使膀胱颈口完全敞开、平坦,电切镜能够自由出入,前列腺部尿道通畅。其中1例膀胱颈口完全闭锁呈栅栏、筛网状者,先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向膀胱内注入美蓝,膀胱区加压,经尿道观察见膀胱内颈口有美篮溢出,证实尚有缝隙,将F3输尿管导管穿过缝隙进入膀胱内见有蓝色尿液滴出,改用点状电极灼开膀胱内颈口,再切除膀胱颈瘢痕。创面止血后,冲洗膀胱,留置F18~22#三腔气囊导尿管。本组5例手术时间15~40分钟,术后标本送病理示:膀胱颈口纤维组织增生。

结果:5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7天拔除导尿管,术后2周开始常规尿道扩张,两周1次,持续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至今,症状均显著改善或消失。其中1例复查膀胱镜见膀胱颈口光滑,后唇平坦,前列腺部尿道通畅。

讨论:膀胱颈挛缩(BNC)是前列腺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为膀胱颈及附近纤维组织增生或肌肉肥厚伴纤维化所致的器质性病变,大多合并膀胱及膀胱颈部、尿道功能失调。在TURP后,BNC多出现在术后4~6周内,严重影响TURP术后效果,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献报道可能与前列腺体积大小、有无前列腺炎和结石、电切时手术操作和电流损伤,术后留置尿管的材料、粗细、时间,气囊内注水过多、牵拉过度等因素关系较大。

BNC属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类似前列腺增生,主要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无力,严重者出现尿潴留。明确诊断前需与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相鉴别,经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

目前腔内泌尿手术技术成熟,对诊断明确的BNC宜及早手术治疗,解除狭窄。因BNC多为环形缩窄瘢痕引起的膀胱颈狭窄,因此瘢痕组织彻底切除及缩窄环完全切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般认为经尿道内切开和瘢痕切除是治疗膀胱颈挛缩的首选方法。

结论:膀胱颈挛缩作为TURP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目前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它与患者术前前列腺的大小、合并结石炎症等有一定相关性,特别是与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管理更密切相关。术后出现类似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后,宜及早行膀胱镜检查确诊,尽早手术处理,单纯使用药物或过多的尿道扩张并不能彻底打开缩窄环。随着我们临床经验的积累,腔内手术技术的提高,经尿道腔内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3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