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镇痛剂肾病是由什么病因引起的

发布日期:2014-10-22 15:36:07 浏览次数:1597

由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痛经等疾病而长期滥用止痛药物所致止痛药成瘾,当服用止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数年至数十年,累积量超过1~2kg时,即可患病,累积量超过6kg者肾脏受累可达50%~80%。

镇痛剂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复方镇痛药中部分成分如乙酰氨基酚在肾髓质中堆积,并在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参与的代谢过程中生成过多的活性氧成分,同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镇痛药的前述生物化学效应可导致以下变化:

1.肾血流量减少 止痛药作为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化酶)抑制剂,它可使肾脏合成前列腺素减少,肾小血管收缩,尤以髓质的小血管收缩为甚,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缺血性肾乳头坏死。

2.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 长期大剂量服用止痛药,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酶的活动,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产生毒性作用。

3.过敏反应 服用止痛药可能会引起肾组织的局部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肾损害

4.肾小血管硬化 止痛药可引起肾髓质的小血管硬化,可能导致肾乳头坏死,本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皮质病变,继发于髓质坏死区小管的阻塞,在部分病例可不依赖于肾乳头坏死,细胞程序死亡(apoptosis)可能参与本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

在临床前瞻性研究中已肯定了含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尚具有致癌作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