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症状是哪些医疗最新资讯

发布日期:2014-11-18 06:51:04 浏览次数:1595

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

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颅神经损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现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渐萎缩无力,以致病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球麻痹可为首发症状或继肢体萎缩之后出现。

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如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者,称为进行性脊骨萎缩症,又因其起病于成年,又称成年型脊肌萎缩症,以有别于婴儿期或少年期发病的婴儿型和少年型脊肌萎缩症,后两者多有家族遗传因素,临床表现与病程也有所不同,此外不予详述。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萎缩侧索硬化症。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本病多在40~60岁间发病,约5~10%有家族遗传史,病程进展快慢不一。

上海九洲医院神经治疗中心聚集了众多国内著名专家教授,他们精湛的医技水平、雄厚的专业理论为肌病科的深刻的研究和建设和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接着就来看一则案例。

治疗效果:经神经组织重生疗法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时,咳痰较前有力,言语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半年后随访,患者情况良好。

该治疗中心王宗理等教授从事神经内科多年,尤其对神经疾病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病变的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需要重新建构,这就需要有效地激活骨骼肌,修复组织膜,营养肌组织,从而促进神经肌肉传导。

他们共同创立神经组织重生疗法,该疗法具有激活滋养、生肌修复、疏通联结、预防复发等优点,临床观察多年已使数万例患者康复。近二十年来,肌病科先后发表了多篇国家、省级学术论文和专著,他们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神经组织重生疗法中特有的神经组织修复因子能够迅速直接的营养中枢神经组织,减轻和修复神经损伤,恢复神经组织和骨骼肌肉的弹性和力量。疏通全身经络,改变神经信号传导通路,改善全身微循环,有效的清除血管内垃圾,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促进大脑供氧,增强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延长神经组织寿命,改善和恢复记忆功能,从而对脑瘫、脑梗后遗症、偏瘫、半身不遂、帕金森氏病、肌肉萎缩、进行性营养不良,通过7-10天的强化冲击治疗,可迅速控制疾病发展,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对于某些轻度患者当天可见到改善。具体疗效因病情而定。目前为止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超过了16800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