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如何救治与护理职业性布氏杆菌病

发布日期:2014-11-26 20:48:56 浏览次数:1595

为了预防布氏杆菌病,对从事动物饲养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一旦发现病畜,可采取屠宰病畜、病健分群、菌苗免疫等方法,其中菌苗免疫效果最好,应作为预防的主导措施。患者需隔离治疗,排泄物应消毒。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及水、粪便的管理,加强畜产品的卫生监督,同时搞好个人防护工作,对活动性疫区的高危人群可进行疫苗接种,对病畜污染的环境应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2.2.3 用药的护理 向患者介绍治疗此病的常用抗生素及其作用、疗程、使用方法,长期和联合用药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识别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如四环素服后常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链霉素服后伴有唇周或指端麻木感、耳鸣、听力下降、平衡失调,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通知医生停药。另外,利福平服药后可使尿、大便、泪液和汗液呈现橘红色。

2.2.2 疼痛的护理[2] 局部用5%~10%硫酸镁热敷,每日2~3次,也可用短波透热疗法、水浴疗法等以减轻疼痛。协助按摩、肢体被动运动或采用针刺疗法等以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对睾丸胀痛不适者,可采用十字吊带托扶。慢性期患者教会使用放松术,如深呼吸、听音乐、肌肉放松等方法,以缓解疼痛。

2.2.1 发热多汗的护理 发热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20 ℃~24 ℃,湿度50%~60%为宜,经常通风换气。患者宜穿透气、棉织衣服,避免因衣服过厚而影响散热,若有寒战应保暖。根据病情决定测量体温的时间间隔。观察热型、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身心反应,结合化验室检查,以综合评估病情。多饮水,成人每日3000 ml为宜。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利于肌体修复。进食过少,出汗过多或有脱水表现者,应静脉注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患者大量出汗后给予温水擦拭,及时更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缺乏对本病的了解,病情反复,加之有些治疗引起患者肌体的强烈反应,患者多有焦虑、心情低落等不良情绪,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多关心和巡视患者,向患者解释原因、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案和预后,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理解和同情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 简要病史 5例患者从事饲养工作11~17个月后,即于2005年1月,先后出现反复发热、多汗、乏力食欲不振、全身关节疼痛,以肘、腕、膝关节较重,睾丸有下坠感、胀痛。在家按感冒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理想,未引起足够重视,继续坚持上班。2005年2月查出牛患有布氏杆菌病。同年7月对饲养员进行查体,血清布病凝集试验(标准试管法)发现血清效价1∶200(++)2人,1∶200(+)2人,1∶400(+)1人。依据当地防疫站检查结果,遂服用四环素2片/d、利福平0.45 g/d,2个月后症状未减轻。2005年10月入我院进行治疗。予以青霉素、链霉素、利福平(剂量不详),住院76天症状减轻后出院。出院后无发热,但仍有头痛、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因症状反复,于2006年9月6日收入我院,诊断为布氏杆菌病。入院后给予利福平0.6 g/d,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qd,四环素0.5 g tid,链霉素0.75 g im qd(2周后停用),同时配合理疗、菌苗疗法,症状明显好转,于2006年12月30日痊愈出院。

1.1 一般情况 5例均为男性,年龄33~38岁,在某单位物业公司养牛场任饲养员,同时担任挤奶、接生及兽医等工作。专业工龄11~17个月。该养牛场共有牛500余头,每人管理近20头,同工种20余人。工作时穿工作服,无口罩、帽子等其他防护用品。5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病原菌由Bruce分离出,故亦称布鲁菌病。不少患者的热型呈波浪型故亦称波浪热、波状热和浪热。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睾内肿痛、脾肿大为临床特征,易转变为慢性,复发率高。布氏杆菌病为不活动、微小、革兰阴性的多形性球状杆菌。可分6种,19个生物型: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森林鼠种、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其中羊种的致病力最强,牛型最弱,猪型居中。其余三种对人的危害性不大。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国内以羊为主,牛次之,猪仅见于个别地区。本病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也曾广泛流行于牧区及一些农区。感染者以牧民、兽医、屠宰工人为多,新中国成立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此病仍值得重视。我院于2006年9月收治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摘要】 目的 观察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救治与护理效果。方法 2006年9月对5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救治与护理。结果 发现布氏杆菌病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结论 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病程。采取注射疫苗、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发生。

呼吸内科:感冒支气管肺炎慢性肺炎消化内科:小儿厌食慢性胃炎阑尾炎心胸外科:心肌病动脉硬化心律失常肛肠外科:肠扭转蛲虫病肠梗阻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宫颈息肉男性疾病:包皮过长阳痿前列腺增生儿科疾病:小儿多动症小儿肥胖手足口病五官疾病:角膜病鼻出血口腔溃疡

头部症状:脑膜刺激征鼻溢液视力障碍四肢症状:关节疼痛雷诺现象杵状指(趾)胸部症状:心脏杂音心脏震颤心脏增大腹部症状:肝肿大腹泻腹部肿块腰部症状:急性肾衰竭多尿肾病综合征颈部症状:吞咽困难肩痛甲状腺肿生殖部位:性早熟盆腔肿块闭经皮肤症状:指甲异常色素异常疱疹

内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医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院男科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医院:南宁市长江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儿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五官科医院:中山大学东华医院南昌第三医院肿瘤科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生殖科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辽宁妇幼保健院

肝胆胰用药 呼吸系统类 抗寄生虫类 解热镇痛类 抗过敏用药 抗结核及麻风类 抗菌消炎类 清热解毒 神经系统类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生素及营养类 胃肠疾病类 心脑血管类 泌尿系统类 免疫功能调节 内分泌及代谢类 血液疾病类 补益安神 耳鼻喉用药 眼科用药 皮肤用药 抗肿瘤药 其它类

不育不孕科 传染科 儿科 妇产科 急诊科 精神心理科 老年科 理疗科 内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健康 体检科 外科 五官科 整形科 职业病科 中西医结合科 肿瘤科 风湿科 肝病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神经内科 肾内科 消化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液科 肝胆腔镜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骨科 脊椎科 矫形外科 泌尿生殖外科 泌尿外科 脑外科 普外科 器官移植 乳腺外科 烧伤科 神经外科 手外科 外伤科 胃肠外科 心胸外科 心脏外科 血管外科 整形外科 产科 妇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眼科 皮肤科 性病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 针灸科 中医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