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16 12:12:36 浏览次数:1600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骨髓腔内纤维组织增生,髓腔扩大使骨皮质变薄而无骨膜反应。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病人的骨质经破骨细胞作用后被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有未成熟的骨小梁和纤维间质所构成,骨小梁的形状和大小极不一致。部分呈“U”型或“V”型。纤维间质主要为梭型细胞,呈囊状排列,有胶原形成。软骨组织较少见,如有大量软骨组织被发现,则有可能转变为软肉瘤,但恶变者很少见。病变好发于额骨、顶骨、颞骨及蝶骨,以颅底骨多见。成年病人常常侵犯蝶骨,导致视神经管狭窄,视神经受压。病变区的骨质较软,呈硬橡皮状,内含砂粒样的骨化小岛,常有小囊肿及出血区。但没有全身骨质疏松及钙、磷代谢紊乱。病变颅骨表面的小管孔增多,骨切面为红色,有少许弥漫性渗血。其骨磨片标本见骨小梁较细,网眼小,外板、板障和内板无明显分界,三者合而为一,即类似于板障结构,但又不同于正常板障结构。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多见于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以女性多见。各颅骨均可受累,在临床上病变多侵犯额骨、顶骨和颞骨,尤其是颅底部分。绝大多数病人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个别病人可出现轻微的头痛。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面部外形的改变和颅骨局部的非对称性突起。隆起骨质较软,呈硬橡皮状,内含砂粒样骨化小岛。由于变性增厚的颅骨绝大多数向颅外发展,而不向颅内生长,因此很少出现脑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以单发病变或病变局限在一个部位、同时侵犯相邻的几块颅骨多见。近几年来有关多发性病变同时侵犯身体其他部位骨骼的报道也不少见。病变可只侵犯颅盖骨,造成颅骨局部的外突畸形,也可侵犯颅底骨,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病变侵及颅前窝眼眶周围骨质,可导致眼眶缩小,眼球外突,眼球活动受限;病变侵及上颌骨,使上颌骨增生硬化,造成面部膨起,可出现“骨性狮面”;病变侵及鞍区和蝶窦时,可致视神经孔狭窄,视神经受压萎缩,病人可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病变侵犯垂体,可出现一些内分泌的症状,如性早熟现象等。发生在颞骨的病变,可造成外耳道的狭窄,导致传导性的耳聋。发生在颅骨以外部位的病变,常见于脊椎骨及下肢的骨骼,可因类似的病理改变而发生骨折

本病有自愈倾向,至青春期以后可停止发展。可试用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面部畸形严重的可切除突出部,以达到整容的目的。一般认为,病变引起的视力受损是由于视神经孔狭窄压迫视神经造成的。所以,如果骨纤维异常增生综合征位于眶部,应该早期切除,并进行视神经管减压,可以有效预防视力减退,并且手术造成神经系统受损的危险并不大。如果已经出现视力受损,更应该早期手术进行视神经减压。

另一种机制可能是眼球的移位和扭曲,牵拉视神经造成视力减退甚至丧失。也有血管性原因造成视力下降的报道。但有作者认为,视力受损最可能的原因是病变内的出血、黏液或者快速囊性增长等形成占位性病变,压迫视神经。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视神经管减压效果不明显。所以对于视力受损的病人应该仔细分析其解剖学基础,如果不是由于视神经管狭窄造成的,而是由于原发或继发的占位性病变造成了视力受损,则应手术切除占位性病变在内的病灶,以挽救视力。但是,应注意手术切除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的病灶时,特别是磨除眶顶的颅骨时,必须十分小心。手术中要使用高速颅钻,保证钻头的锋利,手术者有效的控制颅钻不能伤及正常的神经和血管。在不具备高速颅钻的情况下,使用手摇颅钻,进行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手术是十分危险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