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食管癌是全世界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于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四位。在我国,食管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中以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多见,约占全部食管恶性肿瘤的95%以上。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SC)是食管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学中一种罕见的类型。食管肉瘤样癌由Hansemann在1904年首次报道,经手术切除的首例食管肉瘤样癌则由Sutout于1949年报道,以后陆续有个案报道,文献报道其占同期食管癌的0.36%~2.4%。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食管钡餐造影、内镜下表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相似,没有特异性表现,但是其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法、预后等均不同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食管肉瘤样癌侵袭性较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性转移较晚,临床预后较好。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学,但食管肉瘤样癌术前确诊率低,术后需结合镜下形态结果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目前由于食管肉瘤样癌临床病例数较少,缺少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其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尚未确立标准的治疗规范。本论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食管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44~74岁,中位年龄60岁。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