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治疗方法大全

发布日期:2014-11-01 07:10:00 浏览次数:1595

蛋白尿、蛋白尿指通过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尿中含有蛋白质。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恶寒、恶寒是指患者自觉寒冷,虽在室内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恶寒的人即使不受风吹也有怕冷的感觉。恶寒常是发热的前奏,常与发热并存。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

脾肿大、肝脏和脾脏均增大。肝脾一般在肋下不能触及,当内脏下垂或横膈下降或深吸气时,肝脾才能被触及,但不超过肋下1cm,且质地较软。肝脾肿大常见于慢性肝炎伤寒、血吸虫并硬化早期、白血病时。粒细胞白血病时,可见高度脾肿大。

高热、高热是指发热时体温达39.1~40℃,患者可有面色变红,呼吸加快,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等症状。引起高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

黄疸、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时,在巩膜、皮肤和黏膜出现黄染现象。正常血中胆红素浓度为5-17.1μmol/L。血清胆红素有轻度增高时,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称为显性黄疸。黄疸可分为感染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孕妇黄疸、肝前性黄疸、肝源性黄疸、肝后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核黄疸、假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面色苍白、面色苍白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炎铅中毒等,也均会引起脸色苍白的现象。

纳差纳差,简单的讲就是吃饭不太好。纳,就是食纳的意思;主要指食欲,进食数量和进食质量。差,就是不好,差劲。在中医范畴中将纳差归属于脾胃病,由多种原因导致。如伤食引起,常表现为嗳吐酸腐之气;再如湿阻引起,常表现为胃脘胀闷、舌苔白腻;又如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中医称为脾胃虚弱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