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显像技术首次成功运用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手术
新华网山东频道济南10月3日电(记者苏万明)近日,济南军区第106医院运用最新的三维超声显像技术,不开刀就成功完成了心脏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据医院查证,这一手术属国际首例。
济南市15岁患者霍照晨26日来到106医院做心脏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而且是心脏右位(心尖朝右)并实施过单心室大动脉转位的术后患者。心外科主任乔彬与助手经过科学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9日上午九时开始对其进行手术。经过局部麻醉,医生在患者的右腹股沟切开一个约0.6厘米宽的小口,将一根内有导引钢丝的导管刺入患者右腹股沟的股静脉,在超声独立引导下,导管经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钻过房间隔缺损处进入左心房。随后,一个收拢了的直径约1厘米的封堵器被放入导管,送达左心房并于房间隔缺损处释放开,封上了缺损的小洞。至此,乔彬宣布手术成功完成,历时仅40分钟,自始至终,霍照晨都能观察手术进行情况。2日,院方宣布,经过观察,患者已度过危险期,恢复良好,手术成功。经查证,这一成功手术属国际首例。
在这一手术过程中,9月中旬从菲利浦总公司引进的心脏实时超声显像仪功不可没。三维超声显像技术可以使医生清楚全面地观察手术部位的状况,对完成手术非常方便。同时,这项技术的运用免去了患者"开胸破肚"之苦,术后患者一般不用输血,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并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恐惧心理和麻醉风险,此外,也免去了以往有些手术照"x"射线对医生和患者的伤害。
另据乔彬介绍,三维显像技术对提高肿瘤等一些疾病的诊断率,对室心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夹层瘤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完)
来源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