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日期:2014-11-15 00:15:47 浏览次数:1595

(1)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但发作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恶化为心室颤动,可无特殊严重症状,既往常易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维拉帕米治疗有明显效果,故认为其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活动,与后除极有关,近年来电生理研究支持折返机制,心电图特点:

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的时限常0.12s,很少达到或超过0.14s。

②QRS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图形:起源点多位于左心室中下间隔部位,少数患者QRS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有电轴左偏或右偏图形,起源点多位于右心室流出道或右束支高位。

③心室率很少超过180次/min: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心电图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段下降和T波倒置,此即电张力调整机制所致。

(2)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 sensitive VT):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运动和应激状态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50%~70%的患者可通过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程序期前刺激一般不能诱发或终止发作。

(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电张力调整性T波改变:心电图特点: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后恢复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与心动过速发作前对比,相同导联T波转为倒置(即T波在Ⅱ,Ⅲ,avF,V3~V6导联倒置,振幅可深达0.1~1.0mV),称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也可伴有ST段下移),此系一过性改变,多在数天或十余天内恢复,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室性心动过速时心肌受累,心肌纤维拉长,即便停止室性心动过速,心肌复极也不正常,可导致T波改变。

(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在少数情况下,室性心动过速时,室性异位起搏点周围发生传出阻滞,多为二度,呈2∶1,3∶2传出阻滞,导致R-R间期不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