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5 09:19:26 浏览次数:1600

病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医发病病因病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中医学的温病、风温范畴。中医认为外感温疫时邪。疫时邪由口、鼻而入,内犯肺胃,致肺卫失宣,胃失和降,故病初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呕吐、脘腹痞满、面黄肢重等。

若温疫时邪不解,化火入里,燔灼气营,炼液成痰,痰热互结,上壅咽喉,瘀滞肝胆、经络,阻塞肺窍,则发热持续、斑疹显露、咽喉红肿糜烂、淋巴结肿大、腹中痞块、口眼歪斜失语瘫痪、咳喘气促。感邪重者,也可内陷厥阴,扰神动风,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本病后期,余邪未清,气阴耗伤,痰瘀流连,故表现持续低热盗汗神萎、淋巴结肿大消退缓慢等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西医发病病因病机:

现在医学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EB病毒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为急性或亚急性的一种白限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对其发病原理并不是完全明白。病毒进入口腔先在咽部的淋巴组织内进行复制,继而侵入血循环而致病毒血症,并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因B细胞表面具EB病毒的受体,故先受累,导致B细胞抗原性改变,继而引起T细胞的强烈反应,后者可直接对抗被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周围血中的异常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临床表现有:

潜伏期5~15日不等,多数为10日。起病急、缓不一,近半数有前驱症状,其主要症状有:

(一)发热除极轻型病例外,均有发热,体温自38.5~40℃不等,可呈弛张、不规则或稽留型,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脉

(二)淋巴结肿大60%的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皆可被累及,以颈淋巴结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亦可累及。直径1~4cm,呈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连,无明显压痛,不化脓,两侧不对称。肿大淋巴结消退余缓,通常在3周之内,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

(三)咽峡炎约半数患者有咽、悬雍垂、扁桃体等充血水肿或肿大,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患者每有咽痛,腭部可见小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并有溃疡。喉及气管阻塞罕见。

(四)脾肿大约10%病例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3,约5%~15%出现黄疸。几乎所有病例均有脾肿大,大多仅在肋缘下2~3cm,偶可发生脾破裂

(五)皮疹约10%的病例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干部,较少波及肢体,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天消退,不留痕迹,未见脱屑。比较典型者为粘膜疹,表现为多发性针尖样瘀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

(六)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极少被累及,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周围神经炎等,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脑脊液中可有中等度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预后大多良好,病情重危者痊愈后也多不留后遗症。

本病的病程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但多数为1~3周,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较短,病情也轻。少数病例的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称之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检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进行以下检查:

血象:早期(病程3天以内)白细胞正常或略低,中性粒细胞增加,病程4-5天,白细胞总数呈轻至中度增加,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逐渐增加,病程7-10天可达70-90%,出现特征性异常淋巴细胞,呈泡沫型、大淋巴细胞型、幼稚型。

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血清中出现IgM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血清稀度在1:40以上为阳性。多数在2-3周达高峰,数月消失,病程5月以上即呈阴性。5岁以下小儿抗体出现较晚,甚至不出现。

其他抗体:被EB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有以下几种病毒抗原,包括包括病毒衣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及EB核抗原(EBNA)。故在感染早期80%患者可检出EA抗体、97%患者可检出特异性IgM?/FONTVCA抗体,均于恢期后消失EBNA抗体在恢复期中出现者说明是新感染,如在早期已出现表示感染早已存在。

其他检查:肝功能多异常,骨髓检查可除外血液病,有神经系统损害可检查脑脊液。

鉴别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巨细胞病毒病:其临床表现酷似本病,该病肝、脾肿大是由于病毒对靶器官细胞的作用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则与淋巴细胞增殖有关。巨细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学检查有确诊价值。

3.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幼儿,大多有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肿大少见,无脾肿大;白细胞总数增多,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异常血象可维持4~5周;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血清中无EB病毒抗体出现。

其他:此外本病尚应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链球菌所致的渗出性扁桃体炎鉴别。

1.甲型病毒性肝炎:全身困乏与食欲不振显著,有黄疸病人多为热退见黄,轻度淋巴细胞增多仅见于黄疸前期或早期,肝功异常率高,而嗜异性凝聚试验阴性。

2.链环菌性扁桃体炎:咽痛显著,扁桃体表面有白色点状渗出物,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青霉素G治疗效果好。

3.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重症者侵犯脏器广泛,如呼吸道、肝、胃、肠、肾、皮肤等。尿沉渣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胃洗出液、脑脊液组织活检可发现包涵体巨细胞。此外,还可进行病毒分离及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4.弓形体病:先天性弓形体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感染及中毒表现,可侵犯多数脏器,表现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心脏、神经、眼部病变,预后不良。后天性弓形体闰侵犯淋巴系统,少数可累及脑、心肌、心包、肺、肝、肾等而出现全身症状。便病变较轻,预后较好。

预防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防:

①密切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及伴随的症状,一旦体温超过38.5℃,应及时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

②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 000~1 500毫升,青少年每日饮水量为1 500~2 000毫升。

③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衣服,衣服应质地柔软、清洁干燥。

④定期复查血象,了解淋巴结消退情况。如果出现淋巴结明显肿大和疼感,应及时给予抗菌素治疗。⑤在寒冷季节一定要注意御寒保暖,同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