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石性肠梗阻
核心提示:什么是肠石性肠梗阻? 肠石是由不溶水和消化液的钡盐、钙盐等沉淀物、吞入物或正常存在于肠内的物质生成的胆酸结石。由该结石堵塞肠腔狭窄处所引起的梗阻称为肠石性肠梗阻。疾病原因原发……
肠石是由不溶水和消化液的钡盐、钙盐等沉淀物、吞入物或正常存在于肠内的物质生成的胆酸结石。由该结石堵塞肠腔狭窄处所引起的梗阻称为肠石性肠梗阻。
疾病原因
原发性肠内胆酸结石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使近端空肠pH 降低,或因细菌在肠袢中过度繁殖,致使空肠pH 下降,同时将胆盐分解形成胆酸,胆酸在pH 较低的空肠中不溶于水形成胆酸结晶。胆酸结晶可作为结石的核心,与某些不能溶解或消化的无机盐、食物或异物等在胃肠道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成为肠结石,结石增大堵塞小肠,即导致肠石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变化
根据肠结石的混入成分,引起梗阻的肠石可分为3 种:①真性肠石:一般是由肠道黏膜上皮、小型粪石、果核及其他异物等组成一个核心,经无机盐的沉积而形成结石。②药物性肠石:是因为长期口服含钙、磷、镁等的药物后在肠道内形成的不溶解性硬块。③混合性肠石(植物毛粪石):由食入的某些水果、蔬菜或吞食毛发后形成的,尤其食入未成熟的水果更易形成。
引起肠梗阻的结石中,以植物毛粪石较为多见。其中又以柿子形成的植物粪石最为常见。未成熟的柿浆和成熟的柿皮中含有鞣酸,鞣酸与胃酸接触后形成胶状的聚合物而沉淀,并不断吸附植物纤维成为团块,再经含钙、磷、镁等的无机盐沉积即形成肠石。食入柿子的量越多越易形成。毛粪石多见于精神失常者吞食了自己或他人、动物的毛发、树叶纤维、羊毛外衣等,较多的毛发可随胃肠蠕动而拌缠成发球,从而形成一个坚固孤立的团块。亦有报道胃肠吻合线部分脱落并以此为核心形成结石致肠梗阻的。
症状体征
肠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胆石性肠梗阻相似。开始常为部分性梗阻,当肠石随着肠蠕动下移至肠腔较小的回肠末端时即可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所以梗阻部位也多见于回肠末端,少数病例可见于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部位。当肠石擦破或压迫肠黏膜坏死后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亦可引起肠扭转、肠壁坏死、穿孔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有时可在呕吐物或粪便中见到褐红色果实皮或毛发等物。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病史,结合X 线、内镜及B 超检查,诊断一般不难。但表现不典型者只能经手术而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腹部平片 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的征象。钡餐或钡剂灌肠显示为肠攀扩张和肠腔内充盈缺损。
2、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对胃石、十二指肠梗阻有较大的帮助。
3、B 超检查 可见到肠腔内有强烈的食糜反流和弧形不均质的强回声带,回声带后方有递次衰减的声影。
并发症 肠扭转、肠壁坏死和穿孔是本病常见并发症。
治疗方案
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有下列几种:①将梗阻的结石挤入结肠;②肠管切开取石,在肠切开取石时,最好将梗阻的结石向近端扩张的肠管推移少许后,再切开肠系膜缘,以利肠壁切口的愈合;③在肠管切开取石的同时行胆囊切除及内瘘修补。大多数人主张仅作单纯的肠切开取石,解除梗阻即可。
流行病学
肠石性肠梗阻临床上少见。陈琮琪报道的不包括嵌顿疝所致的207 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石性梗阻5 例,占2、4%。段文昌报道301 例急性肠梗阻中,肠石性胎粪性梗阻仅2 例,占0、67%。本病多发生于30 岁以内有年青人(80%),其中女性占90%以上。
延伸阅读:
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
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常与下情况有关。1、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 病人在手术时,因肠管及其系膜受牵拉刺激后,蠕动功能暂时丧失,或肠壁有不协调的蠕动存在,但未形成将肠内容物推送的节律时,病人往往在术后出现腹部胀气,有时还会出现腹痛。一般待术后2~3 天肠蠕动恢复正常的节律,肠道气液能顺利排出体外,则腹胀、腹痛亦随消失。2、腹腔内的炎症刺激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更多>>
痉挛性肠梗阻的病因
痉挛性肠梗阻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肠腔内因素 如肠腔内的异物、寄生虫、炎症、刺激性食物、肠壁溃疡及血运障碍等,有时可引起肠壁痉挛。2、反射性因素 腹部的外伤或手术,肠管或腹内其他脏器的病变如肠套叠等,通过腹腔神经丛及肠系膜下神经丛的反射作用,可引起肠管痉挛梗阻。3、中枢神经所致的因素 如脑肿瘤、脓肿、癔病、尿毒症和各种腹绞痛等,可通过中枢……更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