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附属医院成功救治肠梗阻六龄患儿
图为入院时患儿肚大如临产孕妇的照片。 隆文斌 摄
广西新闻网百色12月14日讯(记者 黄新跃 通讯员 隆文斌)田林县者苗乡6岁男孩小黄渴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逐渐长大的肚子和排便的痛苦一直折磨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经过多方求医,小黄的病情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得到确诊,他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并肠梗阻。近日,右江民族医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专家,采用无需开腹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新方式,在手术室为患儿施行了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术中切除了40cm的病变肠管。经过医护人员一段时间的精心救治,目前患儿吃、喝、拉、撒正常。
据患儿的母亲介绍,小黄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便秘、腹胀,每24天排大便一次,量较少,为黄色糊状便,肛门排气少,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但诊断不明。6年过去了,小黄的肚子一天天长大,解大便的次数却越来越少,腹胀、便秘逐渐加重,身高比同龄孩子要矮,消瘦明显,手脚也比较细小。而肚子大得出奇,约有1米多腹围,孩子走路时,他的双手抱着与身体极不协调的肚子一摇一晃,没走几步就摔倒在地上。我不想要这个肚子。肚子太大了,走不稳路,而且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小黄摸着肚子委屈地说。
小黄的异常情况让家长非常着急,母亲将孩子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说患儿小做不得手术,打了针买了药就回家了。在药物的帮助下,小黄近半个月才能解一次大便,每到解大便的前两天,孩子肚子疼得厉害,有时疼得在地上打滚。
今年11月9日,家人终于凑了钱,带着小黄来到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看病。入院后,医生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流质饮食、补液、抗感染、结肠灌洗等处理,几天后就确诊患儿是先天性巨结肠并肠梗阻,手术是惟一的根治方法。医生建议小黄赶快手术,不然造成大量毒素积聚在体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右医附院小儿外科主任吕昌恒副教授说,小黄的病情非常严重,他在母体内结肠发育就不完全,造成排便不畅。由于进食只进不出,病情拖得太久,造成小黄的肚子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的话,会有生命危险。现在患儿大便干硬如石,医生只好用手勾出干硬粪便,灌肠清洗排便,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将狭窄的直肠段和扩大变性的结肠段切除,再将结肠下拉与肛门吻合,这样才能治好小黄的病。
11月25日,吕昌恒在助手们的协助下,采用无需开腹经肛门根治新手术方式,在手术室为患儿施行了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术中切除了40cm的病变巨结肠肠管,目前小黄除了大便次数较多外,吃喝均正常。
吕昌恒介绍说,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目前认为此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因子的条件下,胚肠发生了暂时性缺血缺氧,故本病是遗传环境因素的共同产物,因为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致肠管持续痉挛、狭窄、肠内容物难以通过,形成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性扩张、肥厚甚至细胞退化变性,以致肠梗阻加重,可导致小肠结肠炎、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
以往手术需开腹进行,手术复杂,并发症多。而经肛门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属微创外科,全部手术在腹腔外施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不留痕、费用低、减少并发症等优点,1个月以上婴幼患儿就可以手术,而且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