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肛门闭锁

发布日期:2014-11-05 00:31:20 浏览次数:1595

诊断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肛区为皮肤覆盖,哭闹时肛区有冲击感。倒置位X线侧位片上,直肠末端正位于耻尾线或其稍下方,超声波、穿刺法测得直肠盲端距肛区皮肤1.5cm左右。

治疗措施

确诊后应迟早行手术治疗,一般施行会阴肛门成形术,也可采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一切口:在会阴中央或可激发环形收缩区的中间,做X形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翻开4个皮瓣,其下方可见环形外括约肌纤维。

二寻找游离直肠盲端:用蚁式血管钳经括约肌中间向深层钝性分离软组织,可找到呈蓝色的直肠盲端,在盲端肌层穿2根粗丝线作牵引。因直肠盲端正位于耻骨直肠肌环内,因此应紧贴肠壁向上分离。游离盲端约3cm,使直肠能松弛地拉至肛门口。游直直肠一定要有足够的长度,如不充分游离而勉强拉下缝合,术后极容易发生肠壁回缩,造成瘢痕性狭窄。分离时还应避免损伤尿道、阴道和直肠壁。

三切开直肠:在直肠盲端作十字形切口切开,用吸引器吸尽胎粪,或让其自然流出拭净。注意保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如发生污染,应仔细用生理盐水冲洗。

四吻合固定:将直肠盲端与周围软组织固定数针,用细丝线或肠线间断缝合肠壁与肛周皮肤8~12针。注意肠壁与皮肤瓣应交叉对合,使愈合后瘢痕不在一个面上。术后10天左右开始扩肛,防止肛门狭窄。

病因学

肛门闭锁属于中位畸形,临床常见。由于原始肛发育障碍,未向内凹入形成肛管。直肠发育基本正常,其盲端在尿道球海绵肌边缘,或阴道下端附近,耻骨直肠肌包绕直肠远端。会阴往往发育不良,呈平坦状,肛区为完整皮肤覆盖。可合并尿道球部、阴道下段或前庭管。

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很快出现呕吐腹胀等位肠梗阻症状,局部检查,会阴中央呈平坦状,肛区部分为皮肤覆盖。部分病例有一色素沉着明显的小凹,并有放射皱纹,刺激该处可见环肌收缩反应。婴儿哭闹或屏气时,会阴中央有突起,手指置于该区可有冲击感,将婴儿置于臀高头低位在肛门部叩诊为鼓音。

预防护理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肛门闭锁修复术后护理:患儿需留院数天,术后应进行数月的再造肛门扩张术以改善括约肌功能,防止肛门狭窄。儿童时期应多进食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松软。

先天性肛门闭锁

[概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消化道畸形最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1/1500-1/5000,男多于女。常并存其他畸形,约占41.6%。本病的病因不清,10年来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有很大的改进,疗效也明显提高,devries和Pena作出了巨大贡献。

1.低位肛门闭锁,行会阴肛门成形术; 2.高位肛门闭锁及合并直肠泌尿系瘘,行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或分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即Pena手术)。

1.治愈:症状消失,排便正常或偶有污便。 2.好转:症状消失,排便基本正常,常有便失禁。 3.未愈:症状仍在,或排便完全失禁。

本病非药物能治疗,必须行手术治疗。低位肛门闭锁一般卫生院也能解决,对于高位肛门闭锁,应到条件较好医院找有经验医师诊治。

肛门闭锁术后护理

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病因尚不清楚,婴儿出生后即肛门、肛管、直肠下端闭锁,外观看不见肛门在何位置,临床上主要是手术治疗。其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是及其重要的,患者的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先天性肛门闭锁症又称锁肛、无肛门症。该病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占新生儿1/1500~1/5000,男多于女。常合并其他畸形,约占41.6%。本病的病因不清,婴儿出生后即肛门、肛管、直肠下端闭锁,外观看不见肛门在何位置。临床上主要是手术治疗。

注意保暖,进入暖箱,箱内温度以28 ℃~30 ℃为宜,箱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5%,设专人守护,每日擦洗皮肤,皮肤皱褶处扑婴儿粉保护。脐部用3%双氧水洗净后,涂2.5%碘酒后95%酒精脱碘;眼部有分泌物时用棉签拭去,滴0.25%氯霉素眼药水。

(1)持续吸氧1~2 L/min,留置氧气管应注意观察插入深度,避免导管插入过深或过浅。

(2)判断患儿是否有痰,发现有分泌物用清洁纱布轻轻拭去,喉中有痰可以用婴儿吸痰管在中心吸引下吸出,吸气压力不超过60~100 mmHg(8.0~13.3 kPa),吸痰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此时不吸引,待导管退出约1 cm时,旋转式边退边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s手法应轻柔而快速,切不可手法生硬,来回抽吸,以免损伤黏膜。

(3)给患儿定时翻身,吸痰前轻轻拍打胸背部。拍打时五指并拢稍向掌心弯曲,使手指与掌心形成1个空腔,利用震动传递使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利于吸出,防止肺部并发症。

选择适当部位较粗直静脉及合适的小儿静脉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确保血液及液体的顺利输入,注意调节输入液体的速度(有条件的可用输液泵调节速度),以免发生水肿、心衰等并发症。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和新鲜血浆保证患儿营养充分,增强机体抵抗力。

由于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必须进行充分的胃肠减压,胃管植入后固定在外衣领肩旁,经常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术后胃管一般在24~48 h后无呕吐即可拔出。

患儿腹胀消失即给少量饮水,拔管后可进行母乳喂养,每2~3 h给患儿喂奶30 L,无不适,逐渐加量至50 L。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