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脱位怎么治疗
本病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外伤性脱位
1,合并齿状突骨折: 即寰椎连带着齿状突骨折一并移位,从枢椎椎体后上角或骨折线后缘测量到寰椎后弓的前缘,此距离为脊髓可占据的有效空间,可据此估计缓冲间隙的狭窄及脊髓受压的情况。2,单纯的寰椎前脱位: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关节脱位,必有寰枢之间韧带的广泛损伤,由于齿状突的存在,脊髓被夹在齿状突和寰椎后弓之间,更易受伤。二,先天性畸形脱位
枕颈部有发育异常者,外伤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寰枢关节急性脱位,多数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渐发生寰枢关节不稳定,常见的两种:
(1)分节障碍,表现为枕骨寰椎融合成颈2~3椎体融合;
(2)齿状突发育不全。三,自发性脱位
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则多继发于颈部深在感染。寰枢椎旋转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之为旋转性移位。四,病理性脱位
也为缓慢发生的脱位,与自发性发生脱位的区别在于确有寰椎和/或枢椎的骨质破坏性病变,在我国以寰枢椎结核为多见,也偶见于寰枢椎肿瘤或骨髓炎。
寰枢关节脱位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寰枢关节脱位的症状介绍:
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双侧前脱位显著的患者,其头部前倾,张口受影询,颈椎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其咽壁隆起,使鼻咽腔缩小,说话不清带有鼻音;触诊触到其前脱的寰椎前结节;枕颈区变平而枢椎棘突明显隆起,有压痛及该区疼痛,双侧前脱位者可压迫脊髓而表现为四肢瘫或偏瘫,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并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本病的检查主要有以下两种:
1,X线检查:
正常人寰枢椎开口位片的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当寰椎双侧前脱位时,虽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但两侧寰枢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小或重叠,侧位x线片寰齿间隙增大,在寰椎单侧前脱位时,开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或有脱位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寰椎存在一定程度的旋转,引起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交,而且两侧侧块大小不对称和齿状突一侧块间距大小不等,侧位x线片能清晰显示专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mm以内,寰椎前弓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状突距离(ADI)比较有用。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专状突相对应点的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2.5mm和3mm;如成人寰齿间距在3~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断裂,如寰齿间距为5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分辅勖韧带撕裂;如达10~12mm则表明全部韧带断裂;枕颈伸屈动力性侧位上,屈位时显示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呈V型间隙,提示横韧带下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未断纤维束起支点作用,而显示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型。2,CT检查:
可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等疾病相鉴别,特别在颈部有创伤史,有颈部疼痛,僵硬或固定体位,而x线未发现异常时,CT检查有助于防止漏诊。
寰枢关节脱位的并发症有哪些?以下就是寰枢关节脱位的并发症介绍: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局部表现主要是枕下和枕颈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如果合并脊髓损伤,有下列几种情况发生:
(1)呼吸中枢受到波及时,于损伤现场致命;
(2)损伤后有一过性神经,表现短暂肢体瘫痪或肢体无力,但能迅速好转乃至治恢复;
(3)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功能障碍,此为最严重者,如果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寰椎脱位则更加严重,脊髓受压也随之加剧;
(4)迟发性神经症状,损伤在当时和早期并不发生,随着头颈活动增加而逐渐出现,寰枢椎脱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倾斜,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有时微小的创伤就可造成寰枢关节旋转移位,头在旋转位置上,取代了寰椎在枢椎上面的运动,两者仅能有少许活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