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管综合征
桡管综合征:本病又称桡弓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痛。是桡神经深支在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起腱弓卡所致。起病缓慢,可逐渐发生伸掌指关节,伸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原因是尺侧伸腕肌受累,桡侧腕伸肌完整。无感觉异常,无疼痛。本病中指试验阳性,检查时令肘、腕、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伸直掌指诱发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内侧缘疼痛为阳性。网球肘疼痛出现于内上髁上下。手术需探查骨间背侧神经常见的卡压点,包括前方,桡侧腕短伸肌弓和旋后肌的Frohse弓。
桡管综合征早在1883年,就有人认为桡神经或桡神经分支的卡压可能是引起的原因之一。1905年,Guillain报道了1例病例,一位管乐师因前臂反复的旋后和旋前,引起骨间后神经卡压。以后,对骨间后神经卡压的病例不断有临床报道。、以及肘部骨折等均被认为是骨间后神经卡压的原因。然而,多年来,网球肘一直是前臂近端外侧疼痛的主要诊断。1956年,Michele和Krueger描述了桡侧旋前肌综合征(radial pronator syndrom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960年,他们进一步报道了近端旋后肌松解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1972年,Roles和Maudsley提出了桡管综合征(radial tunnel syndrome)的概念,并对解剖区域,结构特点、可能卡压的神经以及引起网球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979年,Werner和Lister首次通过详尽的资料,证实了桡管神经卡压与肘外侧、前臂近端外侧疼痛的关系,并提出与肱骨外上髁炎的鉴别要点以及与网球肘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对桡管综合征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日臻完善。
桡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以优势手常见。手工劳动者及需反复用力旋转前臂的运动员易发生此病。患者以40~60岁较多见,男女比例相似。发病前无明显创伤病史,症状逐渐出现。这些资料支持“微创理论”,即桡管综合征的发生以重复性前臂慢性损伤为主。据认为,网球肘患者中约5%为桡管综合征,其他引起桡管综合征的原因如下:
1.外伤 Spinner报道了10例桡管综合征的病例,其中9例有前臂外伤史。外伤所致的前臂损伤 可在桡神经易卡压部位形成瘢痕和粘连 引起神经卡压的发生。
2.肿瘤 旋后肌管内的和脂肪瘤。
4.类风湿关节炎 变可使增厚,晚期可破坏肱桡,致桡骨小头脱位 损伤神经。
5.局部瘢痕 炎症和创伤后,逐渐出现局部瘢痕,可致神经卡压。
6.病毒性神经炎 发生症状3个月者,大多可问及“”史,不能追问到其他有关病因。病毒感染后,也可造成神经内外结缔组织增生。
7.医源性损伤 主要是局部注射局部封闭药物、中药等,可致神经周围瘢痕形成和神经的损伤。
桡管综合征桡管位于桡骨近端前侧,长约4cm,起于桡骨小头关节的近端,其远端的止点位于旋后肌浅面,桡神经由其深部穿过。外侧壁由和桡侧腕长短伸肌构成,桡侧腕短伸肌的筋膜边界向内侧与前臂深筋膜相邻,与骨间后神经保持紧密接触,这些肌肉跨过神经形成桡管的前壁。桡管的底部由肱桡关节囊构成。内侧壁由肱肌和肱二头肌肌腱构成。
桡管综合征引起骨间后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有5个,其中4个在桡管内。
第1个神经卡压点位于桡骨小头水平,为肱肌和肱桡肌之间的筋膜束带或两肌之间的粘连引起。由于该束带变异较多,因此在此部位的压迫临床较少见。
第2个神经卡压点位于桡骨颈水平 由Henry血管襻卡压神经所致。Henry血管襻由返支和静脉的分支组成 跨越神经 这些血管有时与神经缠绕,向旋后肌、肱肌和前臂伸肌群发出分支。
第3个神经卡压点是桡侧腕短伸肌近端内侧引起的功能性神经卡压。桡侧腕短伸肌源于伸肌群止点和肘关节的侧副韧带。它的起点为筋膜,与旋后肌的起点相连续,这一结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当松解Frohse弓时,同时可减小桡侧腕短伸肌对外的张力,可对外上髁炎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松解桡侧腕短伸肌不能缓解Frohse弓的卡压。
第4个神经卡压点为Frohse弓,是桡管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Frohse弓为反折型弓形结构,距桡侧腕短伸肌边界远端1cm 距肱桡关节2~4cm。
弓型结构为旋后肌浅头的近端边界,神经由此穿出。该结构的外侧起自外上髁的最外端,为腱性结构。纤维结构向远端形成弓形结构前,回旋并与内侧纤维合并。内侧纤维起自外上髁内侧,恰位于肱骨小头关节面的外侧。内侧纤维为腱性或膜性结构,使更为坚硬。
分页:1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