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肾损伤临床很常见 专家提醒

发布日期:2014-11-05 18:53:05 浏览次数:1600

2013年3月14日为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肾脏日活动的口号为“防治急性肾损伤”。 为了提高人们对急性肾损伤防治知识的认识,指导公众正确防治急性肾损伤,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江苏省肾脏病学会主委、东大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刘必成教授特意从患病原因和诊治、预防等方面给予专业解答。

急性肾损伤可导致慢性肾脏病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刘教授说,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肾功能短期内进行性下降(48h内至少两次检查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3 mg/dl,或者尿量180ml/6小时)。患者轻则毫无自觉症状,很快痊愈,重则危及生命,导致死亡。急性肾损伤临床非常常见,患病率高,但知晓率低。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肾损伤可以导致慢性肾脏病,最终引起尿毒症。今年世界肾脏日活动主题就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希望通过通过对公众有关急性肾损伤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家对肾脏保护的意识,自觉防治急性肾损伤,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对于引起急性肾损伤原因有哪些?刘教授指出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各种因素引起导致的肾脏血供减少 比如大出血、严重感染引起休克;包括烧伤腹泻呕吐、进食减少、大量腹水等造成的体内血容量减少;心功能不全等造成的供血不足心输出量下降;恶性高血压、肾脏血管栓塞血栓引起的血管闭塞等原因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下降。

(2)缺血和毒素的作用 上述原因导致肾缺血延长即可引起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毒素包括外源性毒素(如生物毒素、化学毒素、抗菌药物、造影剂等)和内源性毒素(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均导致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其他还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肾毒性药物的使用、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和血管炎恶性高血压等造成的损伤。

(3)肾脏原发或继发性疾病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4)尿路梗阻 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结石、肿瘤、尿潴留

据介绍,急性肾损伤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尿量的减少。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如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骤减,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去医院检查,尿液检查可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急性肾损伤还可因为毒素在体内潴留而引起中毒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水肿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

老年人肾脏结构发生改变 小毛病可致肾功能衰竭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肾脏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逐渐下降(40岁以后大约每年下降1%)。此外,老年人常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病变时常引起肾脏的慢性损害,而患者不易察觉。老年人因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因此对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一些因素敏感性增加,机体常因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如感冒、胃肠炎、感染)和药物(如抗生素、造影剂使用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另外,老年人手术治疗治疗时,麻醉、手术失血、心血管功能紊乱等也均易引起急性肾损伤,所以老年人手术应当谨慎。

刘教授强调,虽然大部分急性肾损伤患者在病因去除后,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肾损伤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病。有一些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原先就有慢性肾脏病基础(如老年人),这些患者肾功能不容易恢复正常。

肾脏易受药物损害 服用抗生素药物必须注意

他说,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冒后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退烧药,效果看似“药到病除”,但临床上常常见到就是因为服用感冒药而导致急性肾损伤。因此民间一直认为是药三分毒,用药要谨慎是不无道理的。这是因为,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解读和排泄器官,我们吃进去的要绝大部分要经肾脏浓缩后排泄,导致肾脏局部药物浓度很高,因此,肾脏非常容易受到药物损害。

最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利尿剂、造影剂等。近年来,少数中药也被证明有肾毒性,它们包括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例如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甘露消毒丸、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冠心苏合丸、妇科分清丸等中成药。

急性肾损伤固然凶险,但治疗及时可以治愈。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发现急性肾损伤并不难,对易发人群及时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即可早期发现。有时病因诊断不太容易,需要住院做肾脏病理检查。急性肾损伤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刘教授提醒市民,总体原则是:休息、补充营养、去除病因、保护肾脏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和肾脏替代治疗。由于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严重急性肾衰患者的预后已极大改善。少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肾衰而需要长期透析。(通讯员 程守勤)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