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新生儿肺气漏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21 03:59:38 浏览次数:1596

(一)发病原因

气漏多发生于肺原发病基础上或在机械通气中压力过高及不均匀的气体交换时,使肺泡内气体容积超过其生理极限后破裂。通常肺泡内承受最大压力的部位为邻近血管的肺泡基底部,此处肺泡破裂后空气进入邻近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鞘内并积聚形成肺间质积气,当空气沿肺血管鞘达肺门的纵隔腔后即形成纵隔积气或心包积气,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脏层胸膜下即形成胸膜下积气,胸膜表面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即形成气胸,纵隔气体可向颈部皮下延伸形成皮下积气,如气体自纵隔沿大血管、食管周围间隙穿过横膈进入腹膜后进入腹腔即成气腹、气体如进入肺部静脉后即形成血管内空气栓塞

少数为自发性气胸,找不到病因;绝大多数气漏均有肺部原发病,如胎粪吸入、肺透明膜病、大疱、局限肺气肿肺炎及先天肺发育不良、先天肺囊肿等,多因肺泡过度充气而破裂导致气漏。人工通气时正压过高,也是常见原因。

胎儿期肺无气,由于肺泡液的黏度,表面张力高,肺弹力组织发育不成熟所致,因此要使新生儿肺扩张,保持正常的功能残气量,最初1~2次呼吸,肺泡内压3.9kPa(40cmH2O),一过性可达9.8kPa(100cmH2O),肺泡内压一般不超过2.9kPa(30cmH2O),内压过高可导致肺泡破裂,于是气体进入肺间质成为间质性肺气肿,气体多在淋巴管和血管附近,分弥漫性肺内型和胸膜内侧型,有时气肿扩大呈囊状称假性肺囊肿。间质性肺气肿可直接破入胸膜而成气胸。气肿的气体沿血管、淋巴管或支气管而达纵隔形成纵隔气肿。新生儿由于胸腺较大,纵隔较小,进入纵隔的气体主要聚集在前方肺血管和心脏连接的部位。如气体沿大血管进入皮下组织则成皮下气肿,如进入心包则成心包积气,如沿食管和血管间隙穿过横膈进入腹腔则成气腹,再进入阴囊成为阴囊气肿。间质性肺气肿和纵隔气肿的气体偶尔可进肺静脉及淋巴管形成全身性血管内空气栓塞,见图1。由于肺组织受压,气促,血容量降低,通气与灌流异常导致肺内分流,缺氧加重,致肺顺应性下降,继发性换气功能障碍,心脏受压,心搏出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和中心静脉压增加致心动过缓低血压而发生休克

间质性肺气肿时病理检查肺肿大,呈苍白色,胸膜表面紧张,按之有凹陷。气肿的部位,在纵隔、心包、胸腔和腹腔内见到游离气体。肺组织镜检见肺泡扩张,部分肺泡破裂,在血管及支气管周围及肺小叶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空气。

新生儿肺气漏的症状

诊断:

1.患儿有呼吸窘迫、烦躁不安、青紫或全身情况突然恶化,特别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应考虑有气胸可能;

2.用具有强光束的纤维光学透照器检查胸部(Transillumination);

3.张力性气胸肤色苍白,青紫,呼吸困难,周围循环不良,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 4.患侧胸廓隆起,前后径增大,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度反响,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心尖搏动移位。

4.气胸 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体征也常不明显,多在X线检查时被发现。较重病例可仅表现呼吸增快;严重时病儿烦躁、呼吸困难、青紫。典型体征为患侧胸廓比健侧膨隆,肋间隙饱满,叩诊呈过空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或减低。当胸膜腔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时,称为高压气胸,可引起纵隔向健侧移位,横膈下移,当腔静脉受压迫时,可引起周围静脉扩张、肝大、心搏出量减少、脉压降低、脉搏减弱、血压下降。

5.纵隔气肿 比气胸少见,一般无症状,纵隔气体较多时也可引起呼吸窘迫及心包填塞症状,尤其并有心包积气时。颈或上胸部发生皮下气肿,局部有“压雪感”,提示存在纵隔气肿。

6.气腹 气体可由纵隔进入腹腔,引起气腹,表现为腹部胀气,叩诊鼓音,需与消化道穿孔鉴别,但后者腹壁常有水肿,有指压迹,且有腹膜刺激体征,可与本病区分。

7.间质性肺气肿 气体可沿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疏松间质向肺门扩展,严重时可压迫小气道,并降低肺的顺应性,导致呼吸困难、喘鸣、缺氧及CO2潴留

气胸最常见的原因是肺泡过度扩张,导致肺泡破裂,在肺部有原发病时易于发生。

新生儿肺气漏的诊断

新生儿肺气漏的检查化验

血液气体值的变化中、高碳酸血症为早期变化,而后动脉血氧分压会逐渐下降。有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有核左移,出现中毒性颗粒。

用具有强光束的纤维光学透照器检查胸部(Transillumination)及 胸部X线检查是确诊气胸的手段。

1. 胸部X线检查是迅速确诊新生儿胸部气漏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气漏的诊断中正位X线片不易显示,胸部侧位片在肺气漏尤其是少量积气疾病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由于新生儿肺气漏有着其特殊性,少量纵隔积气于纵隔旁呈现细的条带状透量影,少量气胸常表现为心缘或膈面异常锐利清晰,或于胸腔顶部、膈面肺底间存在弧形透亮带,其次内侧气胸较常见,许多时候都不易分辨出气漏部位,它的X线表现与成人略有不同,主要取决于投照体位的改变,导致胸腔内气体分布和胸腔负压丧失后毗邻肺压缩方向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纵隔积气为内侧气胸或前部气胸伴发,胸部侧位X线片在纵隔气肿与气胸的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2.透照法 危重病儿不能搬动,可用冷光源透照以确定气漏部位,便于穿刺减压。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不典型的纵隔气肿,并可用于鉴别内侧气胸与纵隔气肿。

5.透照试验以高强度纤维光源两侧对比探查胸部,大量气体积集部位透亮度高,但如患儿胸壁水肿严重、PIE或超低体重儿胸廓极度菲薄时此试验可不敏感,但对于突然发生的张力性气胸行透照试验,可立即明确诊断。

6.诊断性穿刺临床突然恶化者可用蝴蝶针诊断性穿刺既可作为诊断,亦可作为急救治疗用。

新生儿肺气漏的鉴别诊断

1. 注意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相鉴别。

新生儿肺气漏的并发症

可并发休克、呼吸窘迫,可并发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内出血高碳酸血症,可至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心包填塞症,空气栓塞等。

新生儿肺气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防止宫内及产时窒息

6保持安静、密切观察 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病例,只需密切观察,病儿保持安静,防止因哭闹使气漏加重。如肺气漏不再继续,游离气体多可自行吸收。气腹一般都能自行吸收,宜少量多次喂奶,以防胃胀影响通气。

7.吸氧 有呼吸困难时应予氧吸入,吸入纯氧可加速胸腔游离气体吸收,但有发生氧中毒的危险。

8.排气减压 对有大量积气已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的严重病例,应立即采取排气减压措施,如严重高压气胸,可于患侧前胸第二肋间行胸腔穿刺或置入导管减压排气;时间允许也可作闭式引流术。纵隔气胸、心包积气气体过多,可分别采用胸骨后穿刺及心包穿刺,用空针抽出气体。重症间质性肺气肿,采用选择性支气管插管常有效。

9.原发病治疗 另外,对肺部原发病应进行有针对性治疗。采用机械通气的病例,应降低正压,延长呼气时间,常可使症状改善。

10.保守治疗 无肺部基础疾病、无呼吸困难及其他症状者、无持续性气漏者仅需密切观察,监护生命体征,肺外气体常于24~48h减轻,某些婴儿需稍增加吸入氧浓度,但极低出生体重儿高氧易致晶体后视网膜病故应慎用。应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呼吸窘迫者应予以禁食,症状好转后应少量多次喂奶以防喂养后腹胀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