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尿道结核16例诊治分析

发布日期:2014-11-20 19:01:55 浏览次数:1595

【摘要】

目的:报告并分析尿道结核的诊治体会。方法:尿道结核16例均通过术前尿道造影及术后病理确诊,应用术前化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结果:随访1~10年,排尿正常,无尿道狭窄。结论:尿道结核所致尿道狭窄,经以上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尿道结核 化疗 尿道吻合术

资料与方法

1998~2009年收治尿道结核患者16例,男15例,女1例,均通过术前尿道造影及术后病理确诊,年龄35~63岁,平均42.5岁。6例并发右肾结核、右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1例并发双肾及膀胱结核,9例并发附睾睾丸及膀胱结核。16例均出现后尿道狭窄,狭窄段3.0~6.0cm,平均3.6cm。

方法:1例在1998年行患侧肾切除同时行永久性膀胱造术,术后抗结核治疗6个月出现膀胱挛缩,容量<50ml,定期更换膀胱造瘘管至今。6例行肾切除后全身抗结核治疗1年同时行尿道扩张治疗,反复出现尿道狭窄及排尿不畅,后改行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并行尿道扩张6~8次。9例合并左侧附睾睾丸结核及膀胱结核,入院后行睾丸切除及暂时性膀胱造瘘术,应用1HRZS/HRZ四联短程化疗3个月后行拖套式尿道吻合术。

结 果

本组1例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术患者,术后经常出现感染、疼痛,最后膀胱造影诊断膀胱挛缩。6例行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患者,经尿道扩张数次后排尿正常,随访数年排尿无异常。9例合并左侧附睾睾丸结核及膀胱结核患者,应用1HRZS/HRZ四联短程化疗3个月后行拖套式尿道吻合术。术后排尿正常,无1例行尿道扩张治疗,随访排尿无异常。

讨 论

尿道结核是致尿道狭窄的一种少见原因,在治疗前应首先确诊是一般性炎性尿道狭窄、损伤后尿道狭窄还是结核性尿道狭窄,这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前提。尿道结核很少见且多伴有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结核,故应将泌尿生殖系统作为整体来分析、诊断、治疗,首先处理肾结核、附睾睾丸结核及膀胱结核,再考虑尿道问题。

尿道结核所引起的狭窄多位于后尿道,狭窄段长短不一,常规的导尿及尿道扩张治疗疗效极差,治疗比较棘手。治疗中有两点最重要:①术前抗结核治疗问题:术前抗结核治疗应达到治愈膀胱结核及使尿道瘢痕基本固定,若时间太长则膀胱造瘘管不易护理,易发生结核性膀胱挛缩及逆行感染,若抗结核治疗时间太短,术后尿道结核易复发再次出现尿道狭窄。本组9例采用1RHZS/RHZ四联短程化疗3个月后行尿道手术,术中见膀胱结核已完全治愈,尿道结核瘢痕已固定。②术式选择问题:既往多采用尿道扩张或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但尿道扩张效果不理想,患者反复出现排尿困难,尿道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在扩张尿道时极易出现再损伤、形成假道等。本组2例经多年反复扩张治疗,疗效不佳后行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并术后数次行尿道扩张始治愈。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易出现再狭窄,多需行尿道扩张数次,并且,端端吻合术对狭窄段>3.0cm的病例术中操作较困难。本组9例行拖套式尿道吻合者均获痊愈,无1例须行尿道扩张,随访至今无排尿异常。拖套式尿道吻合术只要狭窄段在6.0cm以内均可使用,术中可以充分游离、切除病变尿道,疗效明显优于前两种术式。

应在正确处理肾结核、附睾睾丸结核、膀胱结核的基础上先行膀胱造瘘术,然后行1HRZS/2HRZ四联化疗3个月再行拖套式后尿道吻合术,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刘定益,经浩,等.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83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12):917-919.

2 刘春,双卫兵,王东文,张泓,等.尿道狭窄或闭锁长度在尿道造影与内镜实际测量的比较.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7):656-657.

3 赵小佩,张炯,陈曾德.后尿道狭窄开放手术失败原因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4):235-237.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