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11 19:27:43 浏览次数:1595

一、病因:

急性间歇型卟啉病较为多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PBG脱氨酶(尿卟啉原合成酶)缺乏所致。这种缺陷使肝内PBG转变成尿卟啉原Ⅲ减少,由此而发生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引起ALA合成酶的作用加强,结果使ALA及PBG的合成增多而自尿中排出增多。

二、发病机制:

1、病理因素

(1)遗传因素:卟啉为动物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人体常见的有粪卟啉Ⅰ、Ⅲ,尿卟啉Ⅰ、Ⅲ,和原卟啉Ⅸ几种。另外有卟胆原,为一卟啉前体,它在某种卟啉病人尿中大量排出。尿色正常,但尿在日光下放置几小时后,尿色加深,变成红棕色,是卟胆原变成尿卟啉的结果。各种卟啉都是有色物质,在经过特制滤光板的紫外线下,均显红色荧光,因此可以荧光比色定量。粪卟啉溶于乙醚而尿卟啉不溶,便于分离。各种卟啉在分光镜光谱中有不同的吸光带。

下述情况可使卟啉和卟啉前体(-氨基酮戊酸、卟胆原)增多而导致血卟啉病。

①血红素合成障碍。②本体阻遏物或操作基因突变。③酶的缺陷:如尿卟啉原Ⅰ合成酶缺乏,卟啉原不能进一步环化成尿卟啉原,使卟啉原累积;或尿卟啉原Ⅲ辅合成酶不足,卟胆原不能转变为尿卟啉原Ⅲ而只能转变为尿卟啉啉原Ⅰ型。

(2)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磺胺、巴比妥类、氯化奎宁、麻醉药等,以及化学、中毒,以及感染、饮酒、劳累、精神刺激、月经和妊娠,其他疾病如肝肿瘤时都可诱使本病发作。

2、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在肝脏,可见有大量卟胆原沉积:当出现有皮肤病变时,除卟胆原外,并可见有卟啉。肾脏亦有卟胆原,骨髓则很少。神经系统可以有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细胞肿胀和退行病变。皮肤病变有红斑、水疱、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发病年龄23~58岁,文献报道青春期以前及60岁以后发病者极少。

腹痛及(或)神经精神症状为本病特征,由于体内卟啉不增加,故无光感性皮肤损害

腹痛突然发生,程度轻重不一,一般为中度以至重度绞痛或仅有重压感。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加重,常泛发于全腹,有时痛虽局限,但无固定位置。腹软,无固定压痛点。常伴恶心呕吐便秘。有时在腹部可触及肠环,肠蠕动音正常或减弱。X线腹部平片见扩张的肠环;钡餐胃肠道检查则可见小痉挛,在小肠痉挛的近侧端可见扩张的肠环。可有发热,白细胞数增高。曾有报道因此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剖腹探查。有时腹痛在

一侧涉及背部并向膀胱、外生殖器放射,而与肾绞痛类似。腹痛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频度亦不一定,缓解期可长可短。有些病人只发作1~2次后即终身不发,但亦有每年皆发作一二次,甚至多次者。一般认为腹痛的病因系由于自主神经病变使小肠肌的神经支配不平衡,或卟啉前体的毒性作用,引起肠痉挛所致。

神经精神症状多种多样,常在腹痛后或与腹痛同时出现,亦可先于腹痛或单独出现。周围神经受损表现为肢体上行性瘫痪,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有时可出现阵挛阳性而跟腱反射消失的异常表现,12对脑神经均可受累,以面神经瘫痪为多见,自主神经受累可有多汗,心动过速,血压波波动甚至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每于发作时出现,缓解时消失,可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指征。脑干受累可出现吞咽障碍,声带麻痹

呼吸中枢麻痹,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常为呼吸中枢麻痹的先兆。下丘脑受损可出现利尿激素不能正常分泌综合征;并由此引起抽搐谵妄以至昏迷。精神症状主要为类似精神分裂症癔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以后,一般预后不良。晚期往往出现硬化、肝功能损害、甚至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情况。

发作时尿呈红色,如葡萄酒样。有时尿在刚排出时颜色正常,但经曝晒、加酸或加热后则转为红色,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尿排出-氨基酮戊酸及卟胆原增加(正常人每天从尿排出氨基酮戊酸07~32mg),尿卟胆原试验阳性,为诊断本病的重要实验室根据。

本病缓解期无症状。可因精神刺激、感染、创伤、饮酒、饥饿以及使用巴比妥、利眠宁、甲丙氨酯(眠尔通)、磺胺类药、苯妥英钠、灰黄霉素、雌激素等药物而诱发;发作期间可因上述因素而使病情加重。部分女病人的发作可能与月经、妊娠有关。

其他病人病程潜隐而无症状,只有尿排出-氨基酮戊酸、卟胆原增加,称为潜隐型,但在上述各种诱发因素作用下,有时亦可引起急性发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