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心臟砰砰跳我會猝死嗎

发布日期:2014-11-23 05:44:19 浏览次数:1601

救護車急促又尖銳的警笛聲劃破寧靜秋夜,急診室在半夜裡又忙碌了起來。一位中年男子因胸口悶痛被送進急診室,到院時生命跡象微弱,意識已不清,心跳只剩下三十多跳,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需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

在醫護人員搶救下,男子手術順利完成,阻塞的心臟血管打通,恢復意識,保住寶貴生命,幾天後也可以出院回家休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般內科主任江碩儒表示,近來聽聞名人或其親戚因猝死而英年早逝,造成社會大眾對「猝死」的驚恐和關注。門診中常有人問「我會猝死嗎?」,看來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時間內意想不到的死亡,令家人無法接受、朋友震驚。

江碩儒指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大多數是因心臟功能忽然喪失,患者可能事先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心臟有毛病,更令人擔心的是,又無法預期。直接造成民眾死亡的原因是急性心室心律不整,這會造成心臟停止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若沒有在四到六分鐘內獲得急救,病人的腦部就會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

急性心室心律不整會造成死亡的原因包括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根據流行病學統計,80%的原因是「冠心病」,大部分是因為二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但其他20%或者是年輕人的猝死就要考慮更多了,包括先天或後天的,如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肌病變,心肌炎,電解質不平衡,右心室再生不良或結構異常,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天心臟細胞異常,如long QT syndrome或brugada disease等。有些研究顯示,劇烈體力運動中分泌的「adrenaline腎上腺因子」會誘發這些已存在的先天心臟異常產生急性心律不整而造成死亡,但另外有些研究顯示,這牽涉更複雜的原因。

民眾有哪些不舒服時,要特別警覺是不是心臟有問題?江碩儒說,平常如有容易喘氣,上氣不接下氣,半夜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注意自已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胸痛、全身不適、呼吸困難、心律不整、噁心、冒冷汗、頭暈、心臟衰竭、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當然,怎麼預防治療也是大家所關心的。江碩儒建議民眾,要認真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戒菸酒。避免長時期緊張和情緒激動,培養樂觀態度。有症狀要趕快就醫。家族是否有猝死、早發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或旁系血親,這些可以使自己更警覺。一般可進行理學檢查,即量血壓、心臟聽診,或其他檢驗檢查,例如檢查血脂肪濃度、安靜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診斷治療冠狀動脈疾病時,可考慮接受心導管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的治療,心律不整性的心搏過慢可接受人工節律器置放,有些心律不整可考慮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和心律不整藥物服用,有些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考慮體內置放心臟電擊器,有些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變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甚至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圖:心臟導管治療)

另一方面,猝死前的心律不整治療,需要立即而快速的急救處理,如果每一個人都學會基本心肺復甦術,快速啟動緊急救護系統,即早的心肺復甦術、毫不遲疑的電擊去顫,可以避免猝死發生。進一步預防猝死,還需要有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疾病篩檢和健康檢查配合,加上急救教育推廣,才能使大家擁有一個真正健康安全環境。

江碩儒強調,要預防猝死,「保持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普遍準則。在心臟方面,只要能早期診斷,以現今科技和技術,原則上可以讓猝死機會降到最低。所以,有症狀有懷疑,要趕快找心臟科醫師。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