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大多数病例是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体侵人人体所致,在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囊肿,并造成各种并发症,也称包虫病。肺棘球蚴病约占棘球蚴病的10%-15%,多为单发性棘球蚴囊肿,右肺比左肺、下叶比上叶多见。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因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分布于全世界广大的畜牧地区,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目前已却深的棘球绦虫有4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伏氏棘球绦虫及少节棘球绦虫,后两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我国主要为细粒棘球绦虫病和泡型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因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分布于全世界广大的畜牧地区,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目前已却深的棘球绦虫有4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伏氏棘球绦虫及少节棘球绦虫,后两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我国主要为细粒棘球绦虫病和泡型棘球蚴病。
1、传染源本病的传染源是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犬,其中卵对温度耐受性好,适合于在牧区传播。
2、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狗密切接触,虫卵污染手指经口感染,此外,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招致感染。
3、易感人群患者以青壮年农民与牧民较多,少数民族比汉族较多。大多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发病。
肺棘球蚴病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是因棘球优雅破局部组织或临近脏器而产生的。本病潜伏期长,从至发病为10—20年或更长。肺棘球蚴病以右肺多见,好发于下中肺叶。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而在体检或胸透时发现,可出现胸部隐痛,刺激性咳嗽。在与支气管相通时可咳出大量液体,并带有粉皮样囊壁和包虫沙。在有继发感染时可有高热、胸痛,咳嗽及咳脓痰。偶尔可因大量囊液溢出与堵塞而引起窒息。在病变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巨大囊肿可压迫纵隔,使气管及心脏移位,儿童和青少年是多发人群,在次病多发区域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注意合理预防该病的发生。
1、一般检查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有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免疫学检查
(1)皮内试验阳性率在96%左右,可作为临床初筛,但应注意与结核病、猪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有交叉免疫反应性。
(2)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与ELISA等,其中以ELSA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对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阳性率较高。上述各种血清免疫学实验的阳性率以肝棘球蚴病最高。但与猪囊尾蚴病可呈交叉反应。
(3)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对肝棘球蚴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见到边界明确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到散在的光点或小光圈;对诊断也有重要价值。CT扫描对肝棘球蚴病及脑、肾棘球蚴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此外腹部X线索平片上囊壁的圆形钙化阴影及骨X线片上囊性阴影对诊断也很有重要意义。
诊断:
对于来自流行区而肝脏、肺、肾或脑部发现有占位性病变者,应首先疑及本病而作进一步检查。肝B超与CT扫描发现囊肿,有助于诊断。如肺棘球蚴病破入支气管,患者咯出粉皮样物质,显微镜下查到粉皮样状物,头节或小钩可确定诊断。
治疗手段
一、手术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即摘除为主,术中以0.1%西替溴铵作杀原头蚴剂,术前2周至术后2周服用丙硫咪唑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复发。
手术方法有下列三种:
1.内囊摘除术
适用于无并发症的肺棘球蚴囊肿。开胸显露囊肿后,用纱布垫遮盖囊肿周围之肺组织和胸膜腔。避免囊液外溢进入周围组织。用穿刺针抽出部分囊液后,注入少量10%氯化钠溶液以杀灭头节,15分钟后切开外囊。将内囊完整全部取出、也可以不穿刺囊肿,小心地切开外囊,在沿外囊与内囊间隙扩大分离面,此时于气管内加压吹气使肺膨胀,内囊即可完整逸出:然后剥离切除外囊壁,用细丝线缝合囊壁的细小支气管开口。
2.囊肿摘除术适用于较小的无并发症位于:肺组织深部的肺棘球蚴囊肿囊与内囊一并摘除,然后缝合肺组织创面。
3.肺叶或肺段切除术适用于并发感染,造成周围肺组织病变的病例。
疾病预防在棘球蚴病瘫行区进行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和保护水源,调查掌握病变流行情况,对牧犬投驱虫药,加强对屠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
二、药物治疗手术禁忌证或术后复发而无法手术者,可进行药物疗法。常用药物是阿苯达唑,剂量为12—15mg/kg/d或0.8g/d,分2次服用。4周为1疗程,间歇2周后再服1疗程。共6—10个疗程。有效率80%以上。本药不良反应少而轻。长期服用对肝、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损害、偶可引起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与一过性血清ALT升高。该药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预防措施
肺棘球蚴病传播方式
在棘球蚴病瘫行区进行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和保护水源,调查掌握病变流行情况,对牧犬投驱虫药,加强对屠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
1、消灭传染源对流行区的犬进行普查普治,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以吡喹酮驱除犬的细粒棘球绦虫。
2、加强群众的健康知识的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避免与犬的密切接触。
3、加强屠宰场的管理病畜的内脏要深埋,防止被犬吃食后感染本虫。避免犬粪中虫卵污染水源。
囊肿破裂:有1/3~1/2的肺棘球蚴病患者发生囊肿破裂,多有外力震荡、剧烈运动、剧烈咳嗽、摔倒或屏气等诱因。较大囊肿突然破裂可引起紧急情况,如大量脓液和囊膜骤然进入气管、支气管,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破入心包、大血管时,常引起猝死。
囊肿感染:可引起类似肺脓肿的症状,如高热、胸痛、咳嗽、脓痰、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呼吸道的继发感染和剧烈的咳嗽,常是囊肿破裂的诱因。感染严重者虫体可死亡。
囊肿播散:囊肿破裂后,使其子囊、囊砂等进入附近组织或血流内,可在其他组织、器官内形成继发性棘球蚴囊肿,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其中血源性播散型经过一段时间在肺内发育为多发性囊肿,在X线上与转移瘤很相似。经支气管肺内播散型,1~3年后形成继发性囊肿,其特点为囊肿数量多而密集,多呈肺叶或肺段分布,以下叶为多。直接蔓延型由原位包囊穿入邻近肺内、胸膜腔内,形成新的包囊。
棘球蚴病也叫囊虫病或包虫病,俗称肝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鹿等动物的肝脏、肺脏所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患该病的猪俗称“米猪”。所有哺乳动物都可受到棘球蚴的感染而发生棘球蚴病。
棘球蚴主要寄生在鹿的肝脏和肺脏。肺部严重感染时,病鹿呼吸困难、咳嗽。在不同部位叩诊,有局限性的半浊音区。听诊病灶部肺泡音微弱或消失。如果棘球蚴破裂,则全身症状迅速恶化,体力极度虚弱,通常窒息死亡。肝脏严重感染时,腹部右侧膨大,营养失调,常发生臌气,叩诊肝浊音区扩大,触诊时有疼痛感。
1、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和保护水源,对牧犬投驱虫药,加强对屠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
2、对犬进行定期驱虫,犬排出的粪便应进行深埋或堆集发酵处理。
3、病畜的脏器应烧毁或煮熟后方可作饲料。
4、保持饲草和饮水卫生,防止犬粪污染。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