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脓胸

发布日期:2014-11-14 17:47:05 浏览次数:1595

养、胸腔积液生化检查糖0.4g/L、LDH1000U或pH值低于7.10等,如果胸部CT显示为包裹性积液,胸管引流则效果不佳,应采用VATS或开胸手术。 在脓胸的渗出期和纤维脓性早期应留置胸管,此时胸腔积液的黏滞度还不高,也没有完全分隔包裹,胸管引流效果极佳。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引流失败:脓液黏稠时,可能出现脓腔分隔、脓栓阻塞胸管或胸膜增厚,支气管-胸膜影响肺复张、胸管扭折或置管部位错误等。一般采用28~32号胸管,放置在脓腔的低点,如果腔胸为单腔,须在CT或超声下判断其部位、大小和形状,置管方法见有关章节。如果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应在更高、偏前的部位另放一根胸管。 早期复杂性肺周积液通过放置胸管往往可以得到充分的引流,但脓胸的胸管引流成功率就要差得多,在35%~39%,多是由于分隔包裹、脓液黏滞度高或胸管位置不佳而引流失败,如果引流24~48h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应考虑引流不当或抗生素无效,应重复做胸部CT和病原菌药敏检查。如果CT证实有残留脓腔,应在CT或超声引导下再次放管或导管引流。拔除胸管的指征:脓腔消失、肺复张、引流液变为清亮并50~100ml/d、感染被控制、支气管-胸膜瘘愈合。如果闭式胸腔引流不能缓解病况,可采用纤维蛋白溶解剂或更大创伤的手术治疗(如VATS等)。脓胸的病人,在无残留感染的证据和肺复张贴紧胸壁后,可开放胸管,并用数天或数周时间逐渐退出胸管,以使残腔由内至外地彻底闭合。 胸腔闭式引流可用套管穿刺置管法在局麻下切开皮肤约0.5cm,将套管经肋间刺入胸腔,退出金属旬芯,经外套管送入引流管,再退出外套管,皮肤固定并连接引流瓶。此法操作简便,但放入的引流管受外套管的限制,一般都比较细,引流不通畅,不能满足治疗脓胸的需要,另外在退出外套管的时候,会造成引流管周围污染而引起感染,使引流管周围的密封性减退甚至消失,因而使肺的复张受到一定影响。 肋间切开插管引流法局麻后切开皮肤约2cm,用止血钳纯性分离各层肌肉,直达胸腔,再用弯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前端,直接插入胸腔。此法可以插入较粗的引流管,但是操作较复杂,需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和经验。 近年来,各种型号的胸腔闭式引流专用引流管得到广泛应用,此法是在局麻下切开皮肤约1cm,然后反专用引流管直接插入胸腔,达到一定深度后退出针芯,固定并连接引流瓶即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此法方便快捷,引流管周围无污染,引流管的粗细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优点突出,因此应用广泛,效果满意。 3.影像诱导经皮导管引流术:影像学诱导的置导管术对于放胸管困难、脓腔分隔包裹者非常适用,在CT或超声诱导下,不论脓腔的部位与大小如何,均可放置一根或多根导管于特定的脓腔中,这是较无诱导置管术最大的优点,其成功率达67%~83%。诱导引流导管要较无诱导胸管细得多,一般采用8~16号导管,术后病人也更易耐受,但其更易被纤维素阻塞,引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般需7~26天。尽管引流导管放置的部位恰当、加强导管的护理,但如果导管被脓栓反复阻塞,也不能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新的分隔包裹。 4.外科引流:由于积液黏稠和包裹妨碍引流,很多纤维脓性晚期或机化期脓胸需手术治疗以改善引流,确定哪些病人需要外科手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往往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下因素可以作为参考:胸膜包裹的范围、肺复张的能力、病人手术耐力和有无支气管-胸膜瘘。治疗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引流、促进肺完全复张,以消除胸膜残腔和缩短病期。 (1)麻醉:选择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对侧肺通气,伴有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双腔插管有助于避免健肺的污染,术后镇痛以不影响呼吸和咳嗽为标准,留置硬膜外插管理论上可以达到以上要求,但不适合在感染活动期采用,常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返回首页Powered by tjzxz.com 2013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