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硬结病临床观察

发布日期:2014-11-28 00:36:18 浏览次数:1601

摘要:本文通过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硬结病临床观察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病理切片和组织化学染色,镜检见大量Mukulicz细胞成片或散在分布,浆细胞浸润,Russell小体,并可查出鼻硬结杆菌。均确诊为鼻硬结病(肉芽肿期)。10例患者治疗后均临床症状消失,细菌培养查出鼻硬结杆菌消失。手术创面约1个月完全愈合,鼻腔内可见少许瘢痕生成。10例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1.5月,鼻分泌物细菌培养鼻硬结杆菌消失。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目前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症状缓解较慢,长期用药易产生毒副作用。我们自2002年1月-2006年10月采取鼻内镜下手术联合环丙沙星治疗肉芽肿期鼻硬结病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29~64岁,平均45.5岁。病程半年~6年,平均2.8年。均有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生素史。主要表现为渐进性鼻塞,多黏涕或黏脓涕,涕中带血或鼻腔干燥、结痂。最后鼻腔阻塞甚至畸形。在鼻前庭、鼻中隔、鼻甲及上唇等处均出现结节状肿物,表面血管扩张、质硬。10例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其中4例鼻窦正常;3例筛窦内可见局限的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轮廓清楚,部分窦壁骨质破坏;3例表现为部分鼻窦非特异性黏膜增厚。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浸有1%地卡因1∶1 000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和麻醉鼻腔黏膜。再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鼻内镜直视下,切除鼻腔内结节状增生的肿物,适当切除部分中、下鼻甲。3例波及筛窦者行筛窦切除,彻底清除筛窦内肉芽肿;对于部分鼻窦非特异性黏膜增厚者,在手术切除鼻腔内增生的肉芽肿及肥大的鼻甲后,仅扩大病变鼻窦的窦口即可。术毕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取出物送病理检查。给予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治疗1周,1周后改为口服。1个月后开始行鼻分泌物细菌培养,每周1次,待鼻分泌物细菌培养鼻硬结杆菌消失后再继续服药1周后停药。手术48 h后抽出鼻腔填塞物,每日清理鼻腔分泌物后用1%链霉素滴鼻治疗。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病理切片和组织化学染色,镜检见大量Mukulicz细胞成片或散在分布,浆细胞浸润,Russell小体,并可查出鼻硬结杆菌。均确诊为鼻硬结病(肉芽肿期)。10例患者治疗后均临床症状消失,细菌培养查出鼻硬结杆菌消失。手术创面约1个月完全愈合,鼻腔内可见少许瘢痕生成。10例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1.5月,鼻分泌物细菌培养鼻硬结杆菌消失。

鼻硬结病是一种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症,进展缓慢,常侵及呼吸道,称呼吸道硬结病,以鼻腔最常见,故称鼻硬结病,又叫呼吸道硬结病[1]。常发生于鼻前庭与皮肤交界部位,可向下、向后侵及多个部位,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和功能损害,此病发展缓慢,属低度的传染病。本病的病理组织形态分3期:Ⅰ期为慢性卡他性炎症期,Ⅱ期为肉芽肿期,Ⅲ期为纤维化瘢痕期。但大多数患者属肉芽肿期[2]。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鼻腔细胞学检查;鼻腔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镜技术: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但其费时及费用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方法前二者来确诊。

抗感染治疗是鼻硬结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慢性卡他性炎症期,抗感染治疗尤其重要。在抗生素中,目前最常用的药物为链霉素、卡那霉素,但全身应用耳毒性和肾毒性较大。故采用局部滴用1%链霉素滴鼻剂,既能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又降低了耳、肾毒性。采用手术配合静脉或口服环丙沙星治疗鼻硬结病患者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环丙沙星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口服,有较高的组织药物浓度,在巨噬细胞中浓缩,可进行较长疗程的用药,临床应用具有经济便利、服从性好等优点。Badia等[3]亦利用环丙沙星口服治愈1例鼻硬结病患者。而对于肉芽肿期的鼻硬结病患者因严重的鼻腔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仅用药物治疗很难使肉芽肿消失。且某些肉芽肿组织可造成鼻窦骨质的吸收和破坏,且易侵犯邻近的结构。故对于肉芽肿期鼻硬结病的患者,因肉芽增生、瘢痕闭锁、狭窄引起功能障碍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病变。病变局限于鼻腔者,鼻内镜下视野清晰、分辨率高,单纯鼻内镜下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可彻底清除增生的肉芽组织,术后恢复亦较好;病变殃及筛窦或上颌窦者,鼻内镜下尚需行筛窦开放和上颌窦内侧壁部分切除,尽量清除窦腔内病变组织。

鼻内镜术后要清除术腔分泌物、增生的肉芽或黏膜水肿,继续应用药物治疗控制感染。1个月后开始一周一次并行分泌物培养,查出鼻硬结杆菌消失则停药。术后定期随访以防复发。

[1]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116-1 117.

[2]杜玉晓,杨成章.呼吸道硬结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9):426-429.

[3]Badia L, Lund VJ. A case of rhinoscleroma treated with ciprofloxacin[J]. J Laryngol Otol, 2001, 115(3): 220-222.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