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牙周炎怎么治疗
引起青少年牙周炎的原因
放线杆菌是青少年牙周炎病因的重要方面,患者龈下菌斑中可分离出Aa,阳性率为90%-100%,患者外周血的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吞噬功能障碍,这种缺陷带有家族性。不良习惯虽然不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发展,这些不良习惯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种:
(1)偏嚼习惯,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2)偏食习惯,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3)夜磨牙,紧咬牙,它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负担,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4)咬嘴唇,咬笔,咬指甲,张口呼吸等,这些都可加重牙周组织的负荷,还可使前牙移位,出现塞牙等症状,或使牙周组织原有病变加重。(5)吸烟习惯,吸烟对全身骨胳都有影响,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个病变过程。(6)职业习惯,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纠正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无牙周病的人,也应当戒除以上习惯,以免牙周组织受损,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局部因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 青少年牙周炎
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全身因素:
牙周病的发生,局部因素是主要的,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属于促进因子,全身因素可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全身因素包括有: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量异常,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营养不良等,血液病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极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溃疡,出血等,血友病可发生牙龈自发性出血等。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如苯妥英钠可使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某些类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因而考虑有遗传因素,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青少年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青少年牙周炎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性即病变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患者年龄一般较,弥漫型则波及全口多数牙,年龄相对稍大,不少研究结果认为GJP是LJP发展和加重的结果。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主要发生于青春期至25岁的青少年,早期无明显症状,女性多于男性,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炎症轻微,但却有深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深袋部位有龈下菌斑,袋壁有炎症和探诊后出血,晚期还可以发生牙周脓肿,好发牙位为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全口患牙不超过14个(切牙,第一磨牙,外加任何2个牙位),多为左右对称。弥漫型青少年牙周有什么症状?弥漫型青少年牙周炎则可侵犯全口多数牙,X线片可见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牙周破坏速度比成人牙周炎快3-4倍,在4-5年内,牙周附着破坏右达50%-70%,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需拔牙或自行脱落,早期出现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松动,自觉咀嚼无力,切牙呈扇形散开排列,后牙可出现食物嵌塞,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以母系遗传为多。
青少年牙周炎的药物治疗并不常见,因此不专门介绍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药物,其中,青少年牙周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青少年牙周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首先是除去牙龈上方的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内的牙石(即龈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内含有大量细菌毒素的病变牙骨质,经过这些治疗后,牙龈红肿可以消退,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溢脓可消失。形成了牙周袋后,通常对牙周袋进行药物处理,可在牙周袋内置入各种药物,如碘甘油,复方碘液或抗菌药物,使牙周袋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消灭牙周袋的各种细菌,达到杀菌,消炎和收敛的作用,经上述治疗后,疗效不好者,则需进行牙周手术。牙齿松动者,可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松牙固定术,对于病情严重,牙周组织破坏较多,无法保留的思牙,则需拔除,除局部治疗外,症状明显严重者,可采取全身治疗,即口服抗菌药物,如甲硝哩,每天3次,每次0.2克,连服1周;螺旋霉素,每天4次,每次0.2克,连服1周;替硝唑,每天2次,每次0.5克。牙周炎早期治疗效果好,能使病变停止发展,牙周组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因此,当牙龈出现红肿,需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断与治疗。治疗初期:将口腔内所有脏东西尽量去除,包括病人本身口腔卫生清洁的完全配合,包括牙刷及牙线等,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而后以全口超音波洗牙,牙周囊袋深部结石的刮除及牙根整平术,去除不良物,咬合干扰等。手术期:比较严重的患部,尤其牙周囊袋较深之处,需做牙周翻瓣术,方能彻底将结石及病变组织清除,牙周手术是一种局部而又安全的手术,在牙科门诊即可施行。局部麻醉下,将牙龈稍微翻开,牙周深部的结石,肉牙组织彻底清除,若有骨损失,可配合放置牙周再生膜及人工骨粉使破坏的骨组织再生,达到积极重建牙周组织的目的。持期:再经历上述的治疗后,通常花了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投注了这么多的时间与心力于其上,维持成果是极其重要的,除了要永久不间断地做口腔清洁外,应依医师指示,定期回诊检查,以充分掌握牙周及口腔情况。1.局部治疗
(1)沽治:控制菌斑,去除局部刺激物,用沽刮术去除牙石。(2)药物:牙周袋及根面药物处理,刮除龈下牙石后,对内壁的病理性肉芽用探针蘸腐蚀性药物(如碘酚)进入牙周袋达到治疗效果。(3)手术:手术清除牙周袋,牙周袋不深者可将牙周袋切除,深牙周袋可采用内壁刮除术,切除新附着术,翻辨术等。(4)固定松牙,形成牙周夹板,注意控制菌魔,拔除不能保留的病牙。2.全身治疗:选用促使牙周组织修复及辅助改善炎症的药物,如牙周宁,中药固齿剂,维生素类药,灭滴灵,螺旋霉索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