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恶性肿瘤
4.2.2 鳞状细胞癌 鼻咽癌多数起源于柱状上皮,但大多数则为鳞状细胞癌。肿瘤鳞状上皮的分化特征包括:角化珠;细胞间桥;细胞内或/和细胞外角化;癌巢中癌细胞鳞状上皮样排列。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级。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大部分癌组织中可见细胞间桥或/和角化。角化为细胞内或细胞外,有时二者共同形成角化珠。癌巢境界清楚,癌细胞分化好,核分裂少见。癌巢无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多数为纤维组织型,常伴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MA和CK(尤其是高分子量CK)呈强阳性反应。中等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可见一定数量的细胞间桥或/和角化,但数量远较高分化者为少。癌巢内有不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巢周有数量不等的浆细胞。其间质特点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有时多数癌细胞核呈小、中等梭形,胞浆略嗜酸性或嗜双色性,癌细胞呈束状或编织。
4.2.1 微小浸润癌 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向下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一个高位(400)视野。诊断微小浸润癌一定要连续切片,确认浸润灶周围并不存在主要浸润性癌块。表面被覆上皮的微小浸润癌多数以梭形癌细胞向下浸润,而隐窝被覆上皮的微小浸润癌则多数以泡状核癌细胞向下浸润。
权威的分类将鼻咽癌分为:原位癌、浸润癌两大类。而浸润上颌窦恶性肿瘤癌则又包括5个亚型: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腺癌(高、中、低分化)、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此种分类常被应用于国内病理诊断中。
3.1 WHO分类 1978年,WHO将鼻咽癌分为3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1991年修订后的WHO将鼻咽癌分为2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癌(分化型;未分化型)。其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明显的角化证据。前者角化明显,多见于老年人,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后者占鼻咽癌大多数,无明显角化,它们(尤其是未分化型)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非角化癌中分化型之癌细胞境界清楚,呈多层或铺砌状排列,而未分化型之癌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状有些则呈梭形。非角化癌(尤其是未分化型)常见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3.2 国内分类 国内较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