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
(1)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约1~6h。恶心呕吐明显,多无发热。腹泻呈黄色水样便,恶臭,每次量较少,可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和剩余食物细菌培养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2)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潜伏期6~12h,病初腹痛、发热、畏寒,继之出现腹泻、呕吐。大便为黄色水样或血水样,有较多黏液与脓血,腥臭味,每天数次,量多,有里急后重感染,易致失水。大便及剩余食物可培养出病原菌。沿海地区较常见,有进食海产品和腌渍品史。
(3)大肠埃希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2~20h,初起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后出现腹泻,少有呕吐者。大使多呈黄色水样,可带有黏液和脓血,有恶臭,量多,多无里急后重感。重症者可致失水。大便和剩余食物可培养出病原菌。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4~12h,由摩根变形杆菌(proteus morganii)引起者可长达19~45h。初起出现腹痛、恶寒、发热,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为黄色水样,量多,多无里急后重感,可致失水。大便和剩余食物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5)霍乱:潜伏期1~3h,典型者先泻后吐,吐泻物为米泔水样,失水明显。由O1群所致者一般无发热、腹痛;由非O1群所致者常有发热及腹痛。常可发生菌血症导致胃肠道外损害。吐泻物常可培养出病原菌。
(6)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性胃肠炎:化学毒物如砷、汞、有机磷等,生物毒物如毒蕈等引起的胃肠炎可问及相应的病史,潜伏期更短,一般不发热。除胃肠炎症状外,还可有肝、肾、神经系统的损害。吐泻物及食物可检出毒物。
(7)其他:本病还需与病毒性肠炎、弯曲菌肠炎、耶菌肠炎相鉴别。
(1)伤寒和副伤寒:发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可有相对缓脉、玫瑰疹以及咽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则罕见或缺如。血肥达反应及血、大便、骨髓培养等结果可作鉴别。
(2)败血症:常可找到原发病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3.局部化脓感染型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感染,临床表现相似不易鉴别,惟一可靠的方法是作局部病灶的脓液培养出病原菌。
2.严密隔离措施 对疑似病例立即采取严密隔离,隔离室内医护人员最好有专人负责。穿隔离衣、鞋,检查完1个病人之后用流动水洗手,或用2‰过氧乙酸或“84”液洗手。非隔离室人员进出必须遵守消毒隔离规则。所有用过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拿出。教育卫生员拖把、抹布要单用单消毒。
3.病室做好终末消毒 一般儿科病房发现鼠伤寒病例后,最好暂停收容3岁以下婴儿,全部病室作终末消毒。室内墙壁、地面用“84”液或2‰过氧乙酸液喷雾。用乳酸或过氧乙酸烟熏消毒。病室内一切设备如床架、窗台、桌椅、水龙头、暖气片、听诊器每天用2‰过氧乙酸擦拭。每月彻底大扫除1次。
4.常规消毒 尿布用漂白粉或2‰过氧乙酸浸泡后再常规消毒,床垫、被服应用环氯乙烷烟熏消毒或2‰过氧乙酸喷雾后日晒消毒。用过的奶具、饭碗用2‰过氧乙酸浸泡后再常规消毒。
5.避免传染扩散 取消陪住,以免传染扩散。必须喂母乳者,母应穿隔离衣,执行隔离规则。
6.避免传染源 带菌者的发现与处理:产妇入院前有腹泻者,应查粪便除外鼠伤寒。病房工作人员应定期作大便培养,发现带菌者及时调离婴儿病房,经治疗大便阴转后再回婴儿病房工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