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

发布日期:2014-10-05 03:11:04 浏览次数:1600

此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均未明了。多数病例有长期低热血沉增快现象,故有人疑为骨骼的轻度感染,但病变部做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由于发病可出现在胎儿,但多数在生后半年以内,而且可以在一家的同胞或双胞胎发生,所以有人认为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患。由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的反应,有时可因食物使疾病发作,因此考虑有过敏因素。

早期在骨膜及其四周软组织中有明显炎症改变。随后,炎症逐渐消退,遗留肥厚骨膜和骨膜下新生骨。病变骨和四周软组织内的小动脉内膜有增生改变。造成缺氧是产生反应性骨膜增生的原因。

好发部位是下颌骨和尺骨,其次是胫骨,锁骨、肩胛骨和肋骨。如系双侧病变,常不对称。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12例中不少为多发病变,波及肱骨的10例次,尺桡骨各5例次,股骨4例次,锁骨4例次,肩胛骨3例次,下颌骨3例次,肋骨3例次。骨膜下新生骨的活组织检查无急性炎症现象。骨肥厚部分为正常未成熟的板状骨所形成。髓腔内富于血管,间或有纤维化,也有破骨细胞活跃现象。无骨膜出血的痕迹。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容易烦躁和出现局部肿物。开始肿物可有压痛,但局部温度不高,也不发红。发病之初每有发热,血沉增快,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和贫血。典型X线所见为骨膜下大量新生骨,病骨变粗。主要症状有三:

1.一般表现 可有苍白、贫血、有精神症状烦躁不安。局部淋巴结不增大。

2.深层软组织肿胀、变硬和压痛 病变可为多发或单发。在同一病儿,受累各骨的病变程度可表现轻重不一。肿胀出现于X线片显示病变之前,消退也较X线片上病变消失为早。局部不红不热,从不化脓。但可无故复发,在原处或在另一部位。

3.骨皮层肥厚 见于长管状骨和扁平骨,如下颌骨、肩胛骨、额骨、颞骨和肋骨。

此外,可有假性瘫痪胸膜炎等症状。多数病儿可在发病后6~9个月内自愈,个别病例也可反复发作直至儿童时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