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食管乳头状瘤

发布日期:2014-11-30 03:05:27 浏览次数:1600

食管乳头状瘤為良性鳞状上皮息肉样肿瘤。过去一直认為EP很罕見,往往是因為其他上消化道癥状作内镜检查時偶然发现。但随著胃镜的广泛开展,近年來检出率有所增加。近年国外有几宗较大食管乳头状瘤病例的分析,使例数提高到100余例。通常认為其发病率為0.01%~0.05%,男女均可发病。国外报告以男性為主,国内男女之比為1∶1.25。由于EP有復发的可能,甚至被认為是癌前病变,特别是其伴发病中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以及与食管癌关系密切,食管乳头状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关注。

食管乳头状瘤体征

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特異性,以上腹部癥状居多,如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尚有便血、缺铁性贫血呕吐為主要癥状者少,患者往往因胃部疾病作胃镜检查時偶然发现。本病容易合并其他部位的肿瘤,Carr等人报道的25例EP中6例出现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其中4例為咽喉及肺部的癌肿,其余為皮膚癌及膀胱癌。他們认為,患有EP的病人很可能在黏膜刺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口和呼吸道肿瘤。因此对EP病人应检查和随访邻近臟器是否有肿瘤。

食管乳头状瘤病因

食管乳头状瘤的病因不明,其发病机制也有争论。目前认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机械操作等常引起EP。carr等报道有2例先前活检证实有食管炎,以后随访時发现EP。EP在食管远1/3段多見,此处受这些病变的影响最為嚴重。内镜检查所致损伤、慢性食管異物嵌塞、反復用探条扩张狭窄的食管及外科手术创伤均有引起EP的报道。很多EP病理检查均有炎癥证据。

2.人类乳头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HPV与人类鳞状上皮有高度亲和性。有人在增生的食管乳头状瘤中发现HPV感染的免疫组化证据。然而各家EP的HPV检出率很不一致,甚至有作者报告HPV為阴性。因此HPV与EP的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3.致瘤物质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口服特殊的化学物质如N-乙基-N-亞硝基胍可以引起EP。以互隔交链孢霉菌的食物喂饲大鼠,结果发现此菌对大鼠前胃及食管的鳞状上皮有选择性致瘤作用,其病变有胃乳头状瘤(25.6%),前胃乳头状癌(2.6%)及食管乳头状瘤在研究维生素A、维生素E。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