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颅内肿瘤的两种转移方式

发布日期:2014-10-05 13:27:37 浏览次数:1595

颅内肿瘤的起病有多种形式,一般以缓慢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形式为主,如视力的进行性障碍、各种感觉运动的障碍等。但亦可表现为突发的抽搐或进行性的颅内压增高症状。较少见的为卒中样发作,多半是由于肿瘤的突然出血、坏死或囊性变所造成。

恶性脑瘤、良性脑瘤或者脑癌可称为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在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年龄以5~8岁居多。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颅内肿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

颅内肿瘤的起病有多种形式,一般以缓慢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形式为主,如视力的进行性障碍、各种感觉运动的障碍等。但亦可表现为突发的抽搐或进行性的颅内压增高症状。较少见的为卒中样发作,多半是由于肿瘤的突然出血、坏死或囊性变所造成。

1.颅内肿瘤的颅内转移

又称为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而瘤细胞容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第四脑室的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另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

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尤其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以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2.颅内肿瘤的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除此以外颅内肿瘤大部分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

目前国内大城市医院开展较广的是伽马刀治疗各类脑癌。伽马刀治疗相对于颅脑外科手术而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无创痛、不出血、不需特殊的术前准备和用药,治疗是在清醒、无痛情况下进行的。治疗过程中不受年龄、高血压病、身体状况、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常规手术难以切除的颅内肿瘤,或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者,或其它方法治疗不佳的难治性肿瘤。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