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小肠肿瘤 同盟百科
肠道结构图
小肠转移瘤的原发病灶可来源于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大肠癌、卵巢癌、肾癌、胃癌、肺癌及皮肤癌等。
转移灶多见于回肠,尤其是末端回肠,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较少见。可单发(如腺癌)也可多发(如恶性黑色素瘤),而鳞癌两者均可见到 转移灶大小为0.5~12cm,平均3~5cm,肿物侵及肠壁,表面溃疡,中央坏死致急、慢性穿孔;或因狭窄、套叠、扭转、粘连、浸润等而致肠梗阻,区域淋巴结40%受累。组织学分类以腺癌及鳞癌居多,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瘤。
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可通过血行、淋巴、腹腔内种植侵犯小肠。尤以血行和腹腔内种植更常见。恶性黑色素瘤常经血运转移,鳞癌及腺癌多经淋巴转移。
1.血行转移 Hayes强调椎静脉途径 此静脉无瓣膜,与肾静脉,门静脉及周围循环沟通,腹压增加使癌栓释出,经肺、门脉或腔静脉进入循环 以黑色素瘤和肺癌常见,其次是结肠癌 其他胃肠道癌、卵巢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
2.淋巴转移 腹腔脏器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 常按解剖部位分布。右半结肠的淋巴管均汇人肠系膜上组淋巴结,与十二指肠水平段的上缘关系密切,所以,右半结肠恶性病变若发生淋巴转移, 常使十二指肠水平段上缘出现转移灶。左半结肠淋巴管大部分引流入肠系膜下组淋巴结,与十二指肠升部关系密切 所以,来自左半结肠恶性病变的淋巴转移,可使十二指肠升部或十二指肠空肠曲出现结节样压迹。淋巴转移多因淋巴引流受阻,腹腔淋巴反流所致。
3.种植转移 种植转移包括手术后种植,男性多来自胃肠道,女性则来自卵巢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Castro综合转移性小肠肿瘤101例中,仅占25.7%,Farmer报道87例也仅16%符合。日本恶性肿瘤11892例尸检,发生肠转移者10.6% 。
此症女性多见,好发于50岁左右,自发生原发灶至出现小肠转移要经1~10年,平均4.4年。
原发灶多已被手术切除或经治疗得以控制,但也可隐匿存在而与转移灶同时被发现。起病多突然发作,临床症状多呈部分性肠梗阻,直至完全性肠梗阻。一般急性者多为完全性肠梗阻或穿孔,亚急性者常为出血、慢性者多系部分性肠梗阻。
1.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约80%的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是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腹痛多位于中下腹部及脐周,亦可见于上腹部。腹痛初为钝痛,隐痛或胀痛,餐后加重,常伴有肠鸣。随着病变发展,至晚期因肿瘤浸润肠管至完全堵塞、肠套叠、肠扭转而导致完全性肠梗阻,病人出现持续性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常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
2.肠梗阻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初起时因肿瘤浸润肠管或肠管受压,引起肠腔狭窄,表现为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期较长时,病人自已能看到起伏的胃肠型及蠕动波,有时自觉有时聚时散的肠块在腹内游动 并有窜气感。肠梗阻与肿瘤浸润生长方式有关:肿瘤沿肠管横轴浸润生长,呈现环形狭窄,使肠管缩小、狭窄而发生肠梗阻 梗阻症状多不易缓解;肿瘤浸润肠管及肠外网膜、系膜、淋巴结而粘连形成肿块 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瘤体套入肠管,造成肠套叠,若套叠瘤体复位,梗阻症状可减轻或缓解。
3.腹泻 约1/3的病人有腹泻症状,由于肠道受到刺激或广泛小肠受累引起吸收不良所致,发病之初,大便呈糊状,1天4~5次,无明显黏液及脓血,随着病情发展,大便次数增加,黏液增多。
4.出血 较常见 一般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较大量出血时方可见黑便、柏油样便。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糜烂、溃疡、坏死所致。
5.腹部肿块 临床上约有1/3的病人可触及腹部肿块,大小不一,小者有数厘米,大者有10余厘米,形态多不规则 有结节感,轻度压痛,在发病的初期肿块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度逐渐减小,最后完全固定。
6.肠穿孔和腹膜炎 多在肠梗阻的基础上发展为肠穿孔 部分由于肿瘤病变坏死、破溃、感染而致穿孔。急性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病死率极高;慢性者可发生肠袢间粘连,脓肿,肠瘘等。
7.消化道症状 有时小肠肿瘤要引起类似溃疡病的上腹部不适和疼痛,同时伴有恶心、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现象;有恶心及呕吐者约占半数,而便秘者亦属常见。此外,不少患者可有腹泻,以恶性淋巴瘤者为多见。其主要原因有:小肠恶性肿瘤中合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非热带脂肪泻等:肠系膜被肿瘤浸润增厚,可影响脂肪吸收而发生脂肪泻;空肠粘膜绒毛萎缩致吸收障碍;小肠肿瘤与结肠直肠形成瘺等。
8.发热 可以是小肠恶性淋巴瘤的第一个证候,其次以平滑肌肉瘤较多见,而癌症较少见。热型不规则。发热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肿瘤中心坏死、溃破感染、或穿孔後引起腹膜炎或脓肿所致。
9.消瘦和体重减轻 多见於恶性肿瘤患者。常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肠梗阻、慢性失血及发热等有关。晚期肿瘤患者可出现恶病质。
10.其他 有时因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可压迫静脉而发生下肢浮肿;也可因腹膜的累及和营养障碍而有腹水症状;肿瘤病大出血时可致休克;肿瘤位於十二指肠壶腹部周围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或胆道感染等现象。
并发症:
1.肠梗阻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初起时因肿瘤浸润肠管或肠管受压 引起肠腔狭窄,表现为慢性不全性肠梗阻。
2.出血 较大量出血时方可见黑便、柏油样便。
6.肠穿孔和腹膜炎 多在肠梗阻的基础上发展为肠穿孔,部分由于肿瘤病变坏死、破溃、感染而致穿孔。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