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疮疡

发布日期:2014-11-01 23:25:46 浏览次数:1600

上次解释了创伤,今天说说疮疡。如果写成繁体字,就不难看出瘡与創、瘍与傷的相似之处。其实二者之间词意相近,互相关联。在肉眼无法看到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时候,古人已经察觉了微生物的存在,中医把这种会导致、加重人体疾病的邪气,称为虚邪,眼见为实嘛,看不见为虚!繁体汉字的風就是携带小虫子的能量的意思。风邪为百病之长,最易洞穿人体皮肤腠理,或通过破损创伤,深入肌肉血脉甚至骨髓,与人体正气交争,导致高热、化脓、溃烂、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中医做手术时,以防风、洁净为要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量创造无菌环境。比如为太监做严格去势手术时,一般事先用酒和火为人体和手术器械消毒,烘烤并密闭的房间,作为手术室,古称蚕室。术后一般用热草木灰外敷止血、并预防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死亡率。

《黄帝内经 风论》指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因为疮疡一般都由外来创伤所致,所以在古代疡医也被用来泛指从事外科、皮科的中医。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其中的肿疡是指红肿畜脓没有破溃的疮疡;溃疡是创面暴露的感染或出脓破溃的创面;金疡是被金属利器伤害以后出现的感染;折疡是骨折以后出现的感染。祝指精神、心理治疗;药指麻醉、止血、促进愈合的药物;劀是刮的异体字;杀是切割的意思。没有并发感染的创伤容易恢复,一般用活血化瘀,托里生肌的中药治疗。已经出现感染的疮疡,由于创伤必伤血络、血脉,所以必须预防毒邪攻心。高热、化脓是正气充足的表现,但是如果出现惊厥、抽搐神昏、谵语,出现疮毒内陷,就是类似脓毒血症、败血症的情况,需要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物内服外敷,配合透邪外出、活血散瘀的辛凉药物比如冰片、羚羊角、丹皮、赤芍的药物。辅助针刺井穴、委中放血,泻热醒神。《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就是这个道理。

疮疡长体质差、气血不足的人身上,往往缠绵不愈。出现低烧不退、四肢厥逆、疮疡塌陷晦暗、脓汁清淡稀冷、神智萎靡、昏昏欲睡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鼓舞阳气,补益气血。外用药一般都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使用全蝎、蜈蚣、毒蛇、朱砂、雄黄等有毒药物。著名的红升丹和白降丹就是外科常用的去腐生肌,拔毒排脓的良药。

疮疡也有由内而发的,比如好发于青壮年的青春痘,中医称为痤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zha),郁乃痤。" 指出了痤疮寒湿外裹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心胃郁火。大多是由于饮食过于醇厚、肥腻、辛辣,加上酒色的催化而成。所谓色,指的是性欲。正常男女到了性成熟的阶段,相火萌动本是正常。但是目前人们的食品中,无论是蔬菜、水果、禽肉都被加入了摧熟的激素,导致人体大量摄入催欲的毒药,以致于内火蒸腾,无处发泄,郁积成疮。痤疮之所以难治,也是由于吃药不忌口导致。任你苦寒清热,辛凉解表,抵不住他几只带孜然(小茴香)辣椒的羊肉串下肚。人工摧熟的鸡肉更是罪魁祸首,鸡肉本身就是火热风动的性质,年轻人又从小养成了吃肯德鸡、麦当劳高热量垃圾食品的习惯,外加几杯带着冰块的碳酸饮料郁闭,不发痤疮才怪。人们逐渐富裕,饮食结构随之改变,富贵病也随之而来。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出现反复的疽、疮疡,甚至导致坏疽。这些也是内毒郁积发作,如果不控制饮食,单纯治疗疮疡也是无济于事。

小儿饮食不节,食积化热,上攻于心,常常会出现反复的扁桃体感染化脓,并发高热、惊厥,有的会内传于心肾,导致心肌炎肾炎。孩子家长没有中医知识,只能去急诊输液消炎,为此疲于奔命,有的就一刀切除扁桃体了事,不知道少了这道防线,以后门户洞穿,毒邪会直接深入内脏。殊不知少给孩子吃几个鸡腿辣鸡翅,就少了许多麻烦。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