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凉燥的常见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28 06:58:32 浏览次数:1595

以下内容为北京卫视养生堂20130830期节目视频及笔记,讲述嘉宾: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主题是《多事之秋先润燥-2》。主要介绍:秋燥、温燥、凉燥、燥邪、外燥、内燥、润燥、润肠通便等相关内容。更多详细内容请观看文章末尾视频!

老百姓常用梨来润燥,这样的方法正确吗?王主任说,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在初秋的时候燥性温热,适合用梨来润燥;而在中秋之后,中医说燥为次寒,燥性变凉, 这时候性味甘凉的梨或者一些凉性药物(如:沙参、百合)就不适合用来润燥,甚至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了。所以,在选择润燥食物时,一定要分清是温燥,还是凉燥。

凉燥的常见症状:干咳无痰(一见凉就加重),无汗、轻微恶寒口干咽燥、舌质淡不红。

中医临床在治疗凉燥疾病时,主要用的是《温病条辨》中的名方杏苏散,而这个方子也可以简化为一个适合凉燥初起人群的小茶方杏仁紫苏茶。

杏苏散《温病条辨》: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大枣(去核)、杏仁。

今年,全国各地的雨水都很多,是不是就没有燥邪了呢?王主任说,燥邪分外燥和内燥,除了像秋燥这样的外燥,人体自身也会出现各种内燥引起的疾病,如:糖尿 病、干燥综合征等。而且,内燥反映的是人体的脏腑变化,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重,更应该要引起重视。王主任指出,内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而不同部位出现 的干的情况,反映的则是不同的脏腑受到了内燥的侵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