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23日4时44分秋分至 气温下降当心凉燥伤人

发布日期:2014-10-17 19:07:38 浏览次数:1595

新华网天津9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3日4时44分迎来“秋分”节气。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当心“凉燥”伤人。

据了解,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昼夜平分,故称秋分。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大雁、燕子、杜鹃等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气象专家表示,秋分时节,冷空气日益活跃,气温下降明显。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可降到22摄氏度以下。

秋分,时值深秋时节,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入秋后,燥气当令,初秋为‘温燥’,深秋则为‘凉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说,“同‘温燥’一样,‘凉燥’更易伤人,表现为皮肤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头皮屑增多,口唇开裂,鼻喉干燥,大便干结等。”

为防“凉燥”伤人,李艳玲提醒,公众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格外注意精神调节和饮食调节。“要尽可能地保持神志安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甘蔗、乳品等,少食葱、姜、蒜、韭菜及辣椒等辛辣食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