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神经性耳聋

发布日期:2014-10-31 18:39:25 浏览次数:1595

戴耳机听歌可能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应该引起重视。神经性耳聋最佳治疗时间是在一周之内,一般在三个月内治疗都会有效果。专家提醒,都市白领要注意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情绪,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同时配以合理的膳食、均衡的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

戴耳机听音乐、煲电话粥、K歌、通宵打麻将、熬夜加班,这是时下一些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在噪音环境中工作,不知不觉中,不少人的听力严重受损,甚至发生神经性耳聋。嘈杂的噪音、过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是造成中青年人群突发性耳聋的几大元凶。噪音易夺走听力,这类受害者较多的是工人。

精神压力过大是听力“丢失”的另一个主因。以前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致突发性耳聋的多是40岁以上的人,如今已向中青年人群蔓延。据相关专家分析,因竞争因素而致耳病的人群有两个高峰年龄段:中学生、大学生和35岁-60岁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较强的竞争心理,精力常处于透支状态,长时间紧张疲劳而得不到休整,就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人通宵玩网络游戏、无节制地泡吧蹦迪、打麻将,使得很多人的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不足易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内耳供血不足,对听力有极强的杀伤力。时下mp3、mp4、视频聊天,电话耳机,这些新鲜时尚的玩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耳模长时间置于这些声波冲击之下,极易受到伤害。因中耳炎引起的耳聋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应酬较多的年轻人,生活无规律,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导致内耳痉挛,出现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

戴耳机听歌可致耳聋

耳机音量过大会使内耳毛细胞受损,导致中度神经性耳聋,这是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时间戴耳机,声波在密闭空间里共振,易引起毛细胞受损。当我们享受100分贝以上的音乐时,内耳毛细胞会慢慢死去。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人戴上耳机后,外耳处于闭塞状态,如果声音开得过大,直接进入内耳,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会给耳膜造成伤害。“特别是使用耳塞听音乐,声音能量直接到内耳(耳蜗),没有经过外耳、中耳的消解,时间一长就会损害到内耳柔弱的毛细胞。”西南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钟诚说。

人的内耳约有15000个毛细胞,好比15000个钢琴的键。耳机直接将声音输送给毛细胞,音量持续过大,就会摧毁娇弱的琴键,让其失灵。而人类内耳里的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感音神经性耳聋基本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不可逆的损害。

国际噪声致聋的标准是90分贝,超过这个标准就可能造成感音性耳聋。有人专门做过测试,发现众多MP3和手机耳机音量在开到最大的情况下,基本都会超过80分贝,有的高达115分贝,即使音量只开到80%,在听一些激昂的音乐时,也会超过90分贝。

专家指出,戴耳机听音乐,耳机音量最好控制在最大音量的30%,连续听音乐时间别超30分钟。

同时,尽量别用耳塞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在同等音量情况下,通常要比头戴式耳机高出7~9分贝,而且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1]

神经性耳聋 -

预防方法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屑状耵聍,可以随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时自行排除。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痛苦而且难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如果耳痒难忍,可以用棉棒占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如何预防药物性耳聋?硬块耵聍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耵聍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游泳时最好用用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游泳不要深潜水。一是深水会对鼓膜有压力,二是易引起眩晕,造成危险。

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好听力。影响听力造成耳聋的最常见原因,一是药物中毒,二是噪音。药物最多最主要原因。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物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3]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