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炎夏谨防暑湿伤脾食材巧推荐

发布日期:2014-10-24 14:12:03 浏览次数:1595

时值大暑二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且雨量较大的时期,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闷热、阴雨连绵,空气中湿度很大,导致天气闷热潮湿。而酷暑里人体分解代谢量增大,因此夏季饮食可适当吃一些性质寒凉、解暑的食物,避开辛温燥热的食物,同时需要注意暑湿伤脾.

一、暑湿易伤脾;

脾脏喜燥恶湿,而现在的闷热潮湿气候最容易导致暑湿伤脾,造成食欲下降、摄入减少。而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又喜欢进食冷饮,从而导致外热内寒,更加重肠胃症状。

夏季本就是肠炎高发期,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发生,多吃寒凉食品稍有不慎容易招致脾胃失调甚至虚寒症的发生,特别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此外,清热食品最好不在空腹时食用,饥渴燥热之时也不应突然大量食用寒凉食物,以少量慢用为宜。

清热类食物在选择上应注意以清淡素食为主,减少荤腥厚味。夏季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狗肉、羊肉偏温燥,不可多食。鸭肉、兔肉、瘦猪肉等不热不燥,可用以补充蛋白质。

寒凉酸、苦味的食品多有清热作用,这个季节可适当多吃一些,如苦夏必不可少的五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水果有猕猴桃、枇杷、柠檬、乌梅等。

选对食材的同时也要使用正确的烹饪方法,应少红烧、煎炸、烧烤等,宜选用煮、拌等相对清淡的;调料上也要注意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干姜、茴香等都是大热调料,尽量少用。

二、暑湿伤脾导致腹泻

天气炎热,肠胃却偏偏趁热罢工。近来,感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甚至肠胃炎发作的患者明显增多。胃不仅仅是重要的消化工厂,更是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天然防线,防线的牢固离不开人们的悉心呵护。要想防止肠胃中暑,需注意平时的饮食,减少不良刺激。

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可经常吃些暖胃的姜;它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既开胃健脾,还可祛风散寒,防止因过量喝冷饮引致的脾胃虚寒腹痛腹泻。同时姜还能够解毒,比如鱼、虾、禽肉中毒,可以说姜就是一个人体的清道夫,把人体内的污秽扫除得干干净净。

在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泡姜、仔姜炒肉就是十分适合暑天食用的菜式。用生姜丝泡水喝,以防空调病。需要注意的是姜汤不可过淡或太浓,还可在姜汤中加适量的红糖。姜丝红糖水有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等作用,对于痛经、怕冷的女性尤为适合。另外扁豆、薏仁、山药、冬瓜这类化湿健脾食物也可改善食欲。

三、能量过度消耗易导致健忘

天气闷热又潮湿,不少人暑湿伤脾导致食欲下降、摄入减少,食不下咽的日子里,各种虚弱无力!通常都会吃些冷饮、寒凉的食物来给身体降温,这样对身体却没有半点好处,更是导致身体外热内寒的主因,时不时就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进而导致营养供给不良,身体虚弱,心烦气躁、健忘等症状也会随之出现。

而夏天睡不好人也容易健忘。健忘是脑功能受损的反应之一,要改善它就必须养脑。就夏天引起健忘的各个因素,养脑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元神要开合有度。夏天昼长夜短,晚点睡、早点起很正常,没必要早早躺到床上等睡觉,早上醒来也别赖床。中午最好打个小盹,稍稍弥补一下夜间较短的睡眠时间。睡不好的人可以在睡前喝杯牛奶,煲点小米粥或莲子羹(莲子去心),另外核桃、芝麻、花生等坚果类食物也有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缓解压力的作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