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风寒 小心面瘫
前阵子,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因为“面瘫”导致嘴角歪斜、左右脸不协调,把许多人吓得够呛。随着蔡康永的病情逐渐好转,这种“毁容病”似乎变得没有想象中可怕了。为什么蔡康永会得这种病?是不是得此病的患者都能像他那么幸运康复呢?
“面瘫”在临床上被称为“面神经炎”或“面部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面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歪眼斜,大部分的患者因此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而严重者甚至连味觉、听力都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觉得这种病离我们很远。其实,小到婴儿,大到老人,谁都有可能得这种病。“面瘫”患者涉及各个年龄段。
面部如果受到风寒的侵袭,很容易导致面瘫发生,因为这种情况下,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会因为受到风寒而发生痉挛,引起神经组织水肿、受压迫、缺血,进而导致面瘫。如果感觉到耳后疼痛,又有受凉史,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发病信号,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
“面瘫”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但根据受损位置不同,有中枢型和周围型之分。
中枢型的“面瘫”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患者身上,比如我们常说的“中风”患者。而因为受寒导致的面瘫是周围型“面瘫”,是临床中最常见的。
虽然这两种类型表现的症状很相似,但其实是有区别的。担心自己“中风”的“面瘫”患者,可以尝试做两个动作,一个是闭眼,一个是看抬头纹。如果是中枢型的‘面瘫’,患者可以正常闭眼,并且有抬头纹;如果是周围型的,患者是不能正常闭眼,或者说无法闭紧,也看不到抬头纹。
据了解,根据发病时间和治疗长短,医生把患者的情况分为急性期(7~10天之内、缓解期(1个月左右)、后遗症期(2个月未痊愈者)三个阶段。
“面瘫”患者的治愈率在85%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的“面瘫”患者病情会好转或者部分好转。但依然有10%的患者会存在后遗症,多见于顽固性“面瘫”患者,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中多见于老年患者。
虽然有些程度轻的患者会有自我恢复的可能,但最好还是急性发作时立刻就医。
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饮食的均衡与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寒冷季节,是面部神经麻痹症的高发期,平日里更要注意保证充足休息,适当锻炼,尤其对于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更是如此。
除了注意保暖,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另外,疲劳之时或洗浴后,不要受风,且尽量做到避风睡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