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瘫是什么意思
Q:什么是面瘫?面瘫是什么意思?
面瘫即指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面部表情怪异、僵硬等。
平常,会见到一些人嘴歪了,眼也闭合不严,吃饭后想漱漱口也很困难,或感到脸部麻木,尤其在笑时,脸部两侧就显得极不对称其实,这就是面瘫。
面瘫又是中医疾病“口僻”病的习称,是指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因此,面瘫一词有两种含义,应该注意加以区分。
面瘫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
其特点是: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第二种是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
其特点是: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泌障碍。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激动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
a)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大部分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致。
b)另一部分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瘫痪,恢复后出现继发性的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脱失,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
c)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
传统医学认为:
面肌痉挛是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病位在面部阳经与肝、脾、肾、胆、胃、脏腑相关;病性或虚或实。
面瘫的病因
面瘫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面瘫的病因有很多,比如疾病,手术,心理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面瘫。
1. 感染:约42.5%
感染性病变 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另外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
Lyme病 是一种蜱媒传染病。本病呈区域性,多见于夏季。居住于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易发病。
2.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约30 .3%,Bell麻痹的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3.肿瘤:约5.5%,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肿瘤包括: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4.神经源性:约13.5%,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
5.创伤性 :约8.2%,颅底骨折、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外科手术及以及面神经分布区神经毒性药物的注射如酒精、青霉素及肉毒素等药物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6.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8.血管机能不全
9.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心理因素也易引发面瘫: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面瘫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
在人的面部,如眼、口、鼻周围分布着许多块大大小小的肌肉,这些肌肉有环形的、有条块形的,在面部“横七竖八”地排列着,也正是这些肌块彼此间协调地收缩与舒张,才使人能够自由地闭眼、睁眼、张口、闭口,并且,会牵动面部的皮肤运动,显示出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的表情。面瘫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面肌麻木抽搐、口角流涎、眉不能抬、吃饭存食、面部无表情等。
然而,面部肌肉的协调运动是受面神经所支配的,一但面神经受到损伤,如受感染、肿瘤压迫、外伤等,则使面肌失去指挥而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出现不能闭眼、闭口不严,由于患侧肌肉不能收缩,所以在笑时嘴会被拉向健侧,故而嘴歪向的一边是好的,并没有瘫痪。
如果损伤了面神经中的感觉神经纤维,还会出现面部感觉异常,麻木不适,以及舌前2/3的味觉迟钝。
面瘫为什么会留下后遗症?
面瘫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康复率在90%以上。面瘫的治疗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有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面部表情恢复的差不多了就停止了治疗,其实受损的面神经并没有完全修复,不说话不做表情基本正常,但做动作如:鼓腮、努嘴、抬眉、大笑时都会有一些障碍,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口眼连动、流泪、耳鸣、肌肉萎缩等症状。由于病因比较复杂,有少部分病人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面容状态,这就必须治疗,最大程度的改善面部表情障碍,坚持简单的面部按摩,有效预防肌肉萎缩。
中枢性面瘫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构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周围性面瘫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引起病灶同侧全部颜面肌肉瘫痪。也就是说,上下部面肌都发生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故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的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贝尔氏征)。患者闭嘴时,颊肌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船帆征阳性。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有时外溢。示齿或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口呈斜卵圆形。说话时,发唇音不清楚。由于颊肌的麻痹,食物贮留于颊肌与牙龈之间,以致患者必须用筷子将食物掏出。乳儿发生面神经麻痹时,吸吮受限。
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贝尔氏征阳性。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略含混不清。
引起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病变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
(3)肿瘤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颈静脉球肿瘤。
(4)外伤颅底骨折、面部外伤。
(5)中毒如酒精中毒。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7)血管机能不全
(8)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周围性面瘫的后遗症状有哪些?
(1)面瘫后遗症的表现是一系列的,患者不说话不做表情症状不是很明显,比患病初期要轻微的多,但努嘴、鼓气、抬眉、大笑等动作时会出现较明显表情障碍。
(2)面肌联合运动有的患者出现张口、示齿、鼓腮、吸吮时眼也跟着闭合变小,相反当闭眼时,口角也牵拉闭合,这就是面肌联合运动,是面神经受损后,其髓鞘恢复不良所致。通过服药,神经完全修复后,症状可以消失。
(3)鳄鱼泪症候群此现象多出现在面瘫后数周或数月,患者吃食物时,患侧即有眼泪流下,甚至只是看到或想到可口的食物时,也会泪水汪汪。
什么是情感性面瘫?
有些患者平常并无明显的面瘫表现,随意运动时,面肌仍能收缩,但是在进行情感运动如笑或哭时,才显示出面肌麻痹,这就是情感性面瘫,它属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系由锥体外系的基底节、丘脑或丘脑下部损害所致。
新生儿也会得面瘫吗?
婴幼儿由于感染、产伤、先天或其它因素,也会导致面瘫的发生,若能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就可收到理想的疗效,就不致给您可爱宝宝的将来遗留缺憾。www.shenmeshi.com 什么是什么,搜搜就知道!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