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什么是脑积水是什么意思

发布日期:2014-11-04 05:24:01 浏览次数:1600

Q:什么是脑积水?脑积水是什么意思?

脑积水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

脑积水多见于婴幼儿,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谓脑脊液是头颅内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它的功能是给脑和脊髓送营养,并带走产生的废物,并缓冲外力,减少震荡,保护脑和脊髓。),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脑脊液大量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从而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一般较大儿童和成人的脑积水则无头颅扩大表现。

脑积水也可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由于此时颅缝已经闭合,故无明显的头颅增大,而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

脑积水的病因

造成婴儿脑积水的常见原因是产伤后内出血和新生儿或婴儿期化脓性、结核性或其他种类脑膜炎,另有一些脑积水病因不同。通常是由于CSF的吸收障碍引起,罕见情况下可由CSF的分泌过多造成。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各种无不涉及,常见有颅内炎症,脑血管,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等都可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

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癫痫发作。有的患者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呼吸紊乱,瞳孔改变;部分患者可有眼球运动障碍、锥体束征,肌张力改变及脑膜刺激征;有表现内胀综合征,如呕吐、便秘胃肠道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尿崩症脑性钠潴留及脑性耗盐综合症。再结合积水的病因不同,而有临床特点:如血管源性脑积水多有局限性神经症状和体征,颅内高压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细胞毒性脑积水常有明显全脑症状,如昏迷木僵;间制性积水多有智力障碍,步态异常等。

脑积水有何危害?

由于受分泌出来的液体长期压迫,脑组织会逐渐退化、萎缩变薄,进而造成脑功能逐渐减退。

脑积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中脑导水管畸形、胎儿期脑部感染、新生儿及生后脑膜炎引起颅底粘连、颅内出血使脑膜粘连、肿瘤压迫使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吸收不良等。另外脉络膜丛增生或有乳头状瘤时,脑脊液分泌增多也可引起脑积水,但较为少见。

脑积水时由于脑脊液不断地在脑室内增多而直接引起脑室内压力增高,最后使整个颅内压力增高;同时脑实质受压变薄、脑回平坦、脑沟变浅而出现临床症状。脑积水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小儿头围增大或增长迅速、前囟门膨出、颅骨缝分开、头皮血管扩张。另外由于前颅窝压力增加,眼球下转,向外突出,使上部白色巩膜暴露,病儿双眼像“落日”样。还可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易呕吐、经常抽搐瘫痪、行走困难等。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脑积水,就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智力尚能恢复正常。所以作为婴儿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如发现小儿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请医生,做B超或CT检查可帮助确诊,以争取早期治疗。还要预防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如果患颅内感染或颅内出血应及时彻底地治疗,以防脑膜粘连引起脑积水。

脑积水分类:

其原因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在两岁之内的婴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交通性是指脑脊液在脑表面的吸收受阻而言;非交通性是指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阻塞。

脑积水的治疗

脑积水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目前常用手术有三种:1、解除梗阻的手术;2、建立旁路引流手术;3、分流术。

脑积水可手术治疗,但若病情严重,腰椎以下瘫痪者,高度脊柱变曲,或有重大畸形者,就不便于手术了。作为降低颅内压力的对应疗法,可进行象排水工程那样的手术。在脑室当中,装入一根聚乙烯导管,使其沿血管向下延伸,与右心房、腹腔以及输尿管(这种做法需要牺牲一侧肾脏方能办到)连接。将过多的脑积液引导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去。

这个排水工程有种种难点。孩子长大后,导管就会变短,5--6年后必须重新做手术。也有手术后不久,导管发生阻塞,或由葡萄球菌引起讨厌的感染或产生血栓等。

经过手术做好排水工程的孩子,一旦水路突然阻塞,就会有生命危险,若发生头能、 过敏 、呕吐、嗜睡等症状时,应在数小时内再次手术。

对于除脑积水以外,不伴有其他畸形者,手术前保留的脑实质较多者,手术效果较好。也有智力可以恢复正常的。

先天性脑积水

先天性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通常颅内脑脊液是不断地产生和吸收的,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若出现产生过多或(和)吸收回流障碍,则脑室系统或(和)蛛网膜下腔将积聚大量脑脊液而扩大,形成脑积水。

什么原因引起先天性脑积水

常见原因是产伤后颅内出血和新生儿或婴儿期化脓性、结核性或其他种类脑膜炎。此外,亦有先天畸形及肿瘤等原因。

先天性脑积水有什么症状

1.头颅进行性异常增大,多在生后数周或数月出现,也有1年半后逐渐出现。头颅增大而面部相对显小,头皮浅静脉怒张、囟门扩大、颅缝哆开,叩诊呈“破罐声”。

2.神经功能损害:双眼球上视不能呈“日落征”,智力迟钝,肢体可呈痉挛性瘫痪。

3.颅内压增高表现:反复呕吐、抓头、哭叫甚至嗜睡。

先天性脑积水需要做哪些检查

1.婴幼儿头颅异常增大,前囟饱满隆起,反复呕吐、哭叫,头颅叩诊呈“破罐声”,双眼球呈“日落征”。

2.头颅X线照片检查示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增宽,囟门扩大。

3.脑超声波检查示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4.头部CT或MRI检查可见脑室扩大的程度及可测量皮层的厚度,了解知道阻塞的部位及脑积水的病因。

5.治疗过程中可能反复使用部分基本检查。

如何治疗

1.本病主要手术治疗,可分三类:(1)去除阻塞原因的手术;(2)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3)脑脊液分流术。

2.术前颅内高压明显者可用脱水降颅压治疗。纠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为主药,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

3.对症、预防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

继发性婴儿脑外积水

婴儿脑外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 EH)常诊断为硬膜下积液,实际上是婴儿交通性(室外型)脑外积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的扩大。EH有特发性和继发性之分,特发性者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1~3]。继发性者常继发于外伤或脑炎、脑膜炎,其临床结局常有不同,往往需外科干预性治疗。

继发性EH占所有EH近50%,继发性EH病情较轻者其表现和特发性一样可自行消退,损害严重将发生脑萎缩,有些则产生进行性脑积水而需脑室分流术,故继发性EH在处理上应取积极态度。

脑积水的护理

1、 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病员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康复环境。

2、 饮食应易开脑窍、通经络、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 作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作到亲切、热情、耐心地照顾病员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环境,帮助病员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个接受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4、 定时测量患儿头部,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等病史。

5、 颅内压增高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疝发生及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做好特护记录,记出入量。

6、 应用甘露醇降压时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时内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局部皮肤组织坏死

7、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时避免搬动,头下垫以软枕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预防褥疮

8、 危重病人做好抢救准备(器械、药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9、 对症护理,抽搐时通知 医生 给镇静剂,有缺氧指征时吸氧,高热时退热处理。

10、 指导家长或协助病员做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

11、 针对疾病病因及康复治疗原则治疗,做好出院指导以保疗。

www.shenmeshi.com 什么是什么,搜搜就知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