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儿童血液病中 营养性贫血预防效果最好

发布日期:2014-10-11 07:20:09 浏览次数:1595

提起儿童血液病,多数人会认为就是白血病。河南省儿童血液与肿瘤临床诊疗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儿童血液肿瘤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刘玉峰教授说,儿童血液病泛指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血液肿瘤和其他造血异常的疾病,不仅仅指白血病。

红细胞异常主要是指各类贫血,如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溶血性贫血及遗传性红细胞疾病如红细胞膜病、卟啉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引起的贫血,其中营养性贫血主要是因为造血物质或是营养缺乏造成的。

白细胞异常包括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

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及先天性血小板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等。

凝血功能异常则包括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以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其他造血异常则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多吃动物肝脏和绿叶蔬菜

预防营养性贫血

在儿童血液病中,大众对贫血最熟悉。对小儿来说,营养性贫血更常见,它包括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等引起的贫血。“营养性贫血可以通过饮食加以预防,其他的贫血以及其他血液疾病的发病原因有的不明,有的是遗传因素,有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所以说很难预防。”刘玉峰教授说。

小儿营养性贫血,有生活水平低造成的营养不足,但更多的是家长不懂得科学喂养造成的。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缺乏造血原料铁元素造成的,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或饮食不合理,表现为孩子脸色苍白、乏力。刘教授建议,孩子在六个月到一岁这一年龄段,要从流食慢慢过渡到半流食,可以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鸡蛋、瘦肉、鱼肉等含铁比较高的饮食。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较快,更应注意补充富含铁的饮食,均衡饮食。另外,要多吃绿叶蔬菜,因为绿叶蔬菜中富含叶酸。

刘教授讲到他曾接诊的一个病例。一个七八岁的农村女孩,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里生活困难,长期营养不良,来就诊时脸色苍白,没力气,稍一活动就心慌,血红蛋白含量才60克/升,被诊断为重度贫血,这时只能通过输注红细胞快速纠正贫血,再补充铁剂了。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在91~120克/升时为轻度贫血,61~90克/升为中度贫血,31~60克/升为重度贫血,小于30克/升为极重度贫血。轻度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改善,中度贫血需要药物干预,而到了重度、极重度,就需要输血治疗了。

1000毫升血液中

血小板低于2万个要及时干预

在郑大一附院儿科小儿血液肿瘤病区,白血病患儿最多,占了近一半,其次是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血小板减少症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较常见,它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一般发生于感冒好了之后的1~2周,患儿身上尤其是躯干、下肢出现针尖状的出血点,严重的会出现青紫块。一个人的血小板如果低于2万/每升,就会出现自发性出血,如黏膜出血、多发性淤斑,如果有外伤会更危险,严重的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症自行缓解的很少,一旦发现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不明,多认为与频繁接触射线、化学毒物、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它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是两回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坏了,白血病则是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在骨髓里的恶性增生,使造血功能出现问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分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发病率一般在0.74人/10万人。一般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高烧或低烧),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治疗以药物为主,效果不好时可进行骨髓移植,10年生存率可达到70%~80%。

治疗儿童白血病

仍以化疗为主

儿童白血病是小儿血液疾病中的恶性肿瘤,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多,占70%~80%,它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样发病原因不明,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贫血、乏力、显著的出血倾向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治疗以化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儿童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究其原因,除了儿童的免疫功能比较弱外,室内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用药不当、食物中防腐剂超标、蔬菜上残存的大量农药等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刘玉峰教授建议家长在儿童饮食方面要做到搭配合理,让孩子少吃加工过的小食品,减少儿童在污染环境里的活动时间。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诱发白血病,因此装修时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装修材料;儿童生病时,不要擅自滥用药;尽量避开射线辐射;让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免疫力。

有贫血、发烧症状

及时做血常规

“大部分血液病的表现都有贫血症状,少部分既有贫血也有出血症状。”刘玉峰教授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贫血、浑身无力、脸煞白、不明原因的发热、出血等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的血液科进行检查,做一个血常规就可以进行初步筛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的可能是贫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于正常值的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异常增高或伴红细胞、血小板低的可能是白血病,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再进一步做其他检查确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始建于1928年,经过8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儿童医疗、教学、科研基地,肩负着全省儿童疑难、危重医疗工作及教学科研任务。该院从20世纪50年代始开展儿科血液疾病诊治研究,多年来我省儿童血液病均集中该院治疗。该院儿童血液与肿瘤专业是全国第一批的儿科硕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和硕士生导师4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