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之一铅中毒调查图
日前,一起严重的铅中毒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事情发生在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区徽县,在这次事件中,三百多人被检查出血铅含量超标,其中出现铅中毒孩子有一百多个,对这些孩子来说,铅中毒对肾脏、神经、脊髓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将危害到他们的一生。而当地一家重点保护企业被认定为这次铅中毒的罪魁祸首。随着调查的深入,铅中毒事件背后的隐情逐渐清晰起来。
白志强新寺村村民:半岁的时候孩子突然之间感冒/治疗了十几天,没有明显效果,就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
他叫白志强,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新寺村村民。9月11日记者在西安市西京医院儿科病房里见到了他。由于一对儿女都被检查出铅中毒,需住院治疗,9月3日起他和妻子就一直
在这里陪护。他刚才所说的孩子就是14个月大的儿子白旭。白志强说,儿子从出生起一直体弱多病,曾多次被下病危通知书。他们夫妻俩为此操碎了心。
白志强新寺村村民:从孩子出生到住院一直到今年五六月份,孩子一共也花了好多钱,花了一万多。给孩子做过多方面的检查,根本没想到是铅中毒。
白旭是徽县被查出铅中毒的孩子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现在和他一起在西京医院接受治疗的还有10个孩子,年龄都在14岁以下。家长们说,如果不是这次铅中毒事件被曝光,他们绝对不会把孩子和铅联系起来。这件事的发现非常偶然,今年2月25日,新寺村一个叫周浩的孩子在玩耍中被变压器击伤,随即被送到离徽县比较近的陕西西安西京医院治疗,这次入院使得小周浩成为村里第一个被发现血铅超标的孩子。
王淑红周浩的母亲:[怎么会想到给孩子做血铅含量检测?]我们也没想到。我孩子从去年三月就肚脐眼疼,每个月都要给他挂水。这次是孩子出事,电击伤了,送西京医院住院,做完手术过了一阵他又肚子疼,不吃饭,挂个号一看说是要检查一下血元素,(检查下来)其它元素都正常,铅高得很。
检察结果显示,周浩的血铅含量为267毫克/升。根据我国2005年公布的《儿童高血铅症和铅中毒分级处理原则》,14岁以下的儿童,血铅含量100毫克/升以下为正常。100——199毫克/升为高血铅症。200——249毫克/升为轻度铅中毒,250——449毫克/升为中度铅中毒,血铅含量高于450毫克/升即为重度铅中毒,王淑红这才明白儿子原来是铅中毒。
王淑红:当时取单子的时候化验员说,他不相信这个结果,说这么小的孩子200多他不相信,他又复查了一次,看是不是正确的。
复查下来,周浩依然是铅中毒。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来。之后,11个村民结伴带着孩子到西安去做血铅含量的检测,因为他们的孩子也都存在和周浩一样厌食、腹痛等症状,检测结果是11个孩子血铅含量全部超标。随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到西安去做血铅含量检测。
白志强:检查的结果每次来的人都是百分之百的铅中毒,最低的也是200多。
根据西京医院的统计,截至9月7日,徽县共有877人做了血铅含量检测,334个是孩子,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被检查出血铅含量超标,其中149个孩子达到铅中毒的程度,目前病情最为严重的11个孩子在住院接受排铅治疗。这个现象让西京医院儿科主任成胜权感到十分震惊。
成胜权:[以前像这样大面积的、大范围的这种铅中毒的情况你碰到过吗?]没有。因为现在污染也是大家很重视,平时我们查了绝大部分都是100以下,很少很少这么高的。[那血铅含量超标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些什么样的影响?]长期地慢性地铅进入人体,对人体是有损害的,包括生长发育,智力智商,神经行为,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要多一些
成胜全说,一般的铅中毒对孩子的影响短时期内难以察觉,但是损害一旦形成,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却是不可逆的。而一旦铅中毒达到重度,就会引起昏厥、抽搐、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那么这样大面积的铅中毒来源于哪里呢,村民们不约而同想到了村旁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这家冶炼厂建于1995年,位于水阳乡牟坝村、新寺村之间,与两个村子相距不足1千米。
周建青新寺村村民:菜叶子上都是白粉,拿城里去卖没人要。[为什么没人要呢?]就说我这里邻着冶炼厂,上面的粉末群众都知道那是铅粉,人吃了可以中毒的,所以就没有人要。
村民们向记者出示了一张2004年拍下的照片,这些年来,冶炼厂一直这样黑烟滚滚,旁边的庄稼深受其害。水阳乡是徽县的蔬菜供应地,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卖菜收入。眼看地里的菜卖不出去,周建青就改种了玉米,但没想到玉米也是颗粒无收。
周建青:这个里面,没有啊,空的,就是根本就没有长出来啊,长不出来,都烂在里面了。
周建青:我找村上、社里、乡上,他不管。[你都去问过?]问过,他不管。[厂里你去找过吗?]找到厂里,他把省环保局的、县环保局的文件都摆在桌子上,环保各方面都达标的。
李建中:环保局说上了环保设备,但是我要关心的不是你有环保设备,我要关心你的水跟空气是不是达标排放的,他(环保局)说这个事情我说不上来。
九月初,徽县几百村民铅中毒事件被广泛报道后,引起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重视。9月8日,环保总局调查组抵达徽县,当天下午就对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进行检查。
令村民们感到气愤的是,调查组能够一天内得出结论,为什么在过去的11年中,当地的有关部门却始终没有发现问题呢?
经过不断努力,记者终于在徽县环保局找到了局长闻建生,这是他在事件发生以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闻建生徽县环保局局长:像这样的企业每年环保局都会有这个例行的检查、年检,对他们的排放是否达标什么的,咱们在每年的检查中有没有发现过问题?
2004年专项行动的时候,他这个厂子从监管上达标方面不太那个(合格),最后被省市被挂牌督办整改的对象。
闻建生说,在2004年环保专项行动中被挂牌后,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厂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改进了环保设备,于2005年通过了验收。记者随后在厂区一个车间负责人的指引下看到了这套设备。
实况:
这些这全部是(环保设备)
就是这个烟囱从这个管道过来
这全部是的,那是除尘箱
这个是除尘箱,那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管道
就是说烟从这里过来,然后走这个管道,然后就进入这个管道,在这里面除尘,之后呢,除尘箱是做什么用的?
除尘箱里面挂着布袋,是过滤的,把里面的烟尘就过滤下来了
那这个就是安装之前排放的粉尘量,和安装之后排放的粉尘量
这个我们没有(统计)。
车间负责人说自己是负责生产的,对这套环保设备的工作情况并不了解。那么,这套设备是怎么派用场呢,记者采访了患儿白旭的父亲白志强,他曾在冶炼厂工作了九个月。
白志强:现在安装了一个所谓的,他们自己说的是环保型的除尘箱,其实这个不是环保型,他们是为了节省能源。
白志强说,工厂里的工人们都知道,这套设备主要是为了回收废气中的氧化铅,然后重新冶炼成铅块。但是这种办法只能回收废气中的三分之二的氧化铅,剩余部分和其他有害物质仍旧排放到空气中。事实上,在2004年以前,冶炼厂就连这样的设备也没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的计算,仅2003年一年,冶炼厂排放到空气中的铅达到201吨,浓度约为56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800多倍。
车间负责人:[每年厂里的检查都是合格的吗?]应该说是合格的,因为不合格的话他们会给我们提出整改意见的。[每次都是合格的话为什么这次村民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闻建生环保局长:[这种检查的记录你们现在还有留存吗?]这个记录可能查一下。[可以查吗现在?]就是这个记录可能都有。[那能不能拿出来我们看一下?]你等一下啊。
白志强:[那这个厂是怎么通过环保检查的呢?]比如烧结(这个环节)污染是最大的,他们检查的时候鼓风机吹着,但是鼓风机是空转的,怎么会冒烟。[就是基本上没有生产?]表面看是生产的,实质是没有生产。[那这样的手段,环保部门看不出来吗?]环保部门肯定是能看出来,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徽县地处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徽成铅锌矿带,开发矿产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首选。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徽县就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口号。目前徽县有金徽、天洛、洛坝三个大型的铅锌冶炼集团,这三个集团每年上缴的税收占徽县财政收入的70%以上。而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正是洛坝集团的下属企业,也是徽县唯一一家做粗铅冶炼的企业。在当地的铅生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环。也许正因为如此,所有的政策规定都停在了这家冶炼厂门口。
闻建生环保局局长:[像这种污染性比较强的企业,它在选址都会有一定的规定,离居民区最短距离有多少,当时这个厂建厂的时候……]当时建厂那是历史问题了。当时是大办乡镇企业,当时办企业,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闻建生坦言,当初为了发展经济,疏忽了环境问题,而这个疏忽就这样持续了11年。9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在调查中发现,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使用的烧结锅炼铅技术,早在1997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属于淘汰范围。
闻建生环保局长:这个厂一直用的是属于比较落后的烧结锅的工艺炼铅?这可能也是历史造成的,后来咱们环保局有没有监督他们,让他们改进工艺,希望能减少污染?基本上监管按咱们环保上的规定,咱们进行监管,那么就是说监管也基本上是比较好的。
直到现在,这位环保局长还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监管是好的,我们不知道这位闻局长不得已的苦衷在哪里。9月9日,专家组当场对八台烧结锅进行了强行拆除。同时,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被勒令关闭。9月12日,专家组确定了这次事件的污染范围,即以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烟囱为中心,东西走向1公里,南北走向1.5公里以内的区域为污染范围,主要包括水阳乡新寺村的6个合作社、牟坝村一个合作社,涉及人口近2000人。
熊跃辉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这是一个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相关部门也让它生存和发展下来,没有对它进行有效的制裁和处理、处罚,而且这个企业这么长时间超标排放,违法排放,所以我们监管部门确实存在严重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回想当初建厂的时候,村民们可以说是酸甜苦辣的滋味全在心头,由于当初建厂时征用了村里的土地,一部分村民就到厂里去工作,每月上千元的收入曾经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白志强:如果产量高的话,每个月,就是一千多,如果效益不行的时候,也有五六百块钱。种地下来我们每年平均每人的收入不足五百元。
收入是增加了,可是恶劣的工作环境却让工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白志强:整个车间基本上每天都是灰蒙蒙的,污染也挺大的。比如健康的人不在厂干以前,可以背两百斤东西的,但是干过几年以后,现在只能背五六十斤东西
现在,工厂已经被关闭了。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有关部门的监管能够到位一些,如果工厂能够符合环保要求一直正常地运转,工人们也用不着为今后的生计担忧。几百个孩子也就不用遭受铅中毒的不幸。事实上,排铅治疗本身对孩子们的身体就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9月14日,记者在新寺村村委会大院里看到,不少村民都带着孩子来领药。为了解决孩子的治疗问题,徽县县政府从北京紧急调拨了一批药品,免费发放。同时,县政府还筹集了专款为自费到西安去做血铅检测的村民报销全部费用。徽县铅中毒事件进入了善后阶段。然而牟坝村的李建中还在奔走。他说,村子附近还有好几家工厂,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隐患依然存在。
李建中:下面还有一个冶炼厂,下面还有一个选矿厂,上面那个烟囱还是一个冶炼厂,我一直在问,我说那你应该关了。
制 片 人:陆天旗
执行制片:吴晓东
编
导:张艳艳
摄 像:刘桂强
录
音:张沪新
后 期:王岑峰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