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慢性肾病 定期查尿常规
从今年10月1日起,武汉市医保新增了16种门诊重症疾病,其中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前期),从中不难看出,随着尿毒症病人越来越多,政府也加大了防治力度。为什么尿毒症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也会得尿毒症?如何早期发现呢?武汉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及血液透析中心主任陈文莉主任医师做客本期“专家坐诊”,通过真实的病例,告诉读者朋友:尿毒症可防可治。
■病例一
感冒久不愈 原是尿毒症
艳艳活泼可爱,从小就成绩优秀,今年刚从名牌大学毕业,当上了“白领”,一路顺风顺水,令人羡慕不已。上班不久艳艳就经常头晕,还老爱感冒,她以为是工作太辛苦,随便买了几盒感冒药对付。可这次的感冒老也不好,还发起烧来,到医院一量血压180,查血居然是重度贫血,再查尿发现蛋白3+、血3+,马上转到肾内科就诊,等肾功能结果出来,血肌酐已经达到了1500。
经过紧急透析,艳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最终经过检查确诊艳艳是尿毒症,只能终身透析或者换肾治疗。
为什么看上去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得尿毒症?武汉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及血液透析中心主任陈文莉主任医师介绍,临床上像艳艳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绝大多数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关,各种感冒和感染是引起肾炎最主要的因素,而肾炎又是造成尿毒症的主因。
陈主任说,慢性肾炎起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情却隐匿发展。其实该病初期做尿检就会发现异常,通过及时治疗可让病情得到控制,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年轻人体检率低,放任肾炎慢慢将肾脏“蚕食”,最终发现时已是尿毒症,为时晚矣。
陈主任提醒:每年体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花费不多,但能动态了解肾脏情况,对于发现肾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病例二
小胖出生时体重较轻,妈妈担心他营养不够,从小就各种营养品堆着吃,等到小胖上幼儿园时已经明显肥胖,稍微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老师让小胖减肥,妈妈也很配合,但小胖胃口太好,不给他吃就吵闹不已,妈妈只好顺着他。一年一年过去,小胖就这样越来越胖,大学毕业体重更是飙到了200多斤。一天半夜,小胖突然说脚痛,妈妈一看脚踝又红又肿,赶紧送医院。一检查,小胖血尿酸已经700多,而且肾功能也不好了,必须马上住院治疗。经过更加仔细的检查发现,小胖不但患有痛风,尿毒症,肾结石,还有脂肪肝,血脂也高得吓人,抽出来的血一半都是油。
经过透析和其它治疗,小胖的痛风得到了好转,但是血脂还是降不下来,医生在进行透析的同时给小胖加做了血脂滤过,终于把血脂降了下来。
陈主任提醒:过度肥胖可以引起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纤维化,而痛风也可以导致痛风性肾病,肾结石,进一步损害肾脏。小胖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管住嘴,迈开腿”不仅仅是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
■病例三
透析治疗不可怕
十年前,董先生因慢性肾炎导致尿毒症,开始了透析生涯。当时的他才30多岁,孩子刚上小学,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有了轻生的念头。一天透析完回家,董先生发现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原来董先生的妻子丢下父子俩离家出走了。
看着幼小无辜的孩子,董先生突然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他想起了陈文莉医生鼓励的话,尿毒症又不是绝症,通过规律透析一样可以像常人般生活。为了孩子,他说服自己要坚强地活着,一方面他每周3次坚持透析,按医嘱规律吃药,另一方面他还坚持工作,照顾孩子,每到周日休息,他还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良好的心态加上积极配合治疗,董先生透析十年基本上没有住院,孩子在他的照顾下已经高中毕业,考上了重点大学。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肾友会上,董先生把自己称为“透析人”而不是“病人”,他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他能够快乐生活的关键。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尿毒症患者的寿命也不断延长。陈主任介绍,目前的透析方式多种多样,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果是尿毒症前期还可以采取结肠透析,根据不同病情可以合理选用。对于风湿性疾病危重症的抢救还有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特殊透析方式。
陈主任说,由于肾源的缺乏,只有少数患者能够肾移植,大多数患者仍然需要采用各种透析方式存活。尽管如此,尿毒症并不是绝症,只要通过合理治疗,保持快乐生活的心态,“透析人”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