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缺乏神经病
1.摄入不足常见于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甲氨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4.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例1
患者,男,39岁,海员,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入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检合作,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软,双侧膝关节下针刺觉减退,震动觉消失,两点辨别觉、位置觉正常。双手拇指伸肌肌力Ⅰ级,拇指屈肌及其余手指肌力Ⅳ级,双上肢近端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0级。双侧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MRI正常,脑电图正常,脑脊液正常。叶酸1.9nmol/L,降低;VitB12正常。肌电图:两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mV正常,两侧腓总神经mV未引出。左侧胫前神经少量动作电位,右侧胫前神经呈混合―单纯相。脑诱发电位SEP:P40、PL潜伏期延长。予以补充叶酸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心电图仪器
例2 患者,男,40岁,海员,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检合作,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软,双侧膝关节下针刺觉减退,震动觉、两点辨别觉、位置觉正常。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侧腱反射(+)。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MRI正常,脑电图正常。叶酸1.55nmol/L,降低;VitB121152.0pmol/L,升高。肌电图:双侧腓肠肌、胫前肌松弛状态下未见异常电位,大力收缩时呈混合相。双侧腓总神经mV减慢,双侧胫神经mV正常。脑诱发电位双下肢SEP:P40、PL潜伏期均延长。,双眼VEP:P100潜伏期正常范围,ABR正常。予以补充叶酸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讨论
此2例患者均表现为四肢末端感觉障碍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结合肌电图检查,多发性神经病诊断可以成立。两人同为海员,均长期在非洲毛利塔尼亚工作,同事中还有多人有类似症状。患者饮食及饮水来自当地,存在维生素缺乏可能。辅助检查发现叶酸明显降低,予以补充叶酸后,症状均逐渐缓解,故考虑为叶酸缺乏引起多发性神经病。叶酸参与体内DNA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参与体内半胱氨酸代谢。其缺乏,可造成高半胱氨酸血症,增加脑血管病及胎儿神经管畸形危险性。其途径为甲基四氢叶酸酯还原酶可催化5,10-甲基四氢叶酸酯,成为5-甲基四氢叶酸,而叶酸的激活使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成为蛋氨酸[1]。而叶酸缺乏引起多发性神经病,可能为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