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实行手足口病绿色抢救通道机制

发布日期:2014-10-17 01:34:08 浏览次数:1595

【本报讯】(记者 余海蓉)昨天,深圳市卫生局向媒体通报了我市手足口病的近期疫情:截至2008年5月11日24时,全市今年累计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3081例,已有一例死亡。目前,深圳手足口病流行出现新特点,由年初的以Cox A16型为主,转变为以EV71为主。

病毒转为以EV71为主

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5月2日至11日,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2822例,死亡1例。截至2008年5月11日24时,全市今年累计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3081例。

我市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疱疹丘疹、口腔黏膜疱疹和溃疡,个别患者有发热症状。患者中以1~5岁组最多,男女比例为1.751,宝安区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龙岗区,盐田区最少。目前接到报告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幼儿园儿童和部分社区散居儿童。

截至5月11日,市疾控中心共收集到检测样本130份,其中EV71检出37份,占28.5%;Cox Al6检出25份,占19.2%。检测结果表明,深圳手足口病流行出现新特点:由年初的以Cox A16型为主,转变为以EV71为主。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多发的传染病,深圳每年都有病例发生,全年均可发生,多集中在3~6月份。专家预测,随着该病发病高峰的到来,预计我市在未来几个月内,主要是5~7月,疫情将持续上升,不排除局部暴发或流行的可能。

采取多种途径积极防控

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各项防控工作;市卫生部门广泛动员,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专家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等相关文件和技术规范,开展业务培训;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动,认真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规范报告。

目前全市疾控机构正密切关注疫情,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的要求,积极进行疫情监测、报告和病例主动搜索工作,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对标本进行检测,紧急印发各种防治宣传资料,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市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手足口病的良好氛围;医疗机构对病人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同时采取各种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死亡病例为4岁女童

昨晚,市卫生局还专门向媒体通报了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情况:患者是一名4岁的女童,住在深圳市龙岗区爱联街道蒲排村235号,因发热、口腔及足部疱疹于5月10日13时到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给予输液、退热等对症处理,23时又发热,到龙岗中心医院住院治疗。11日8时许,患儿病情加重,经龙岗区手足口病专家组会诊,立即给予吸氧,气管插管,强心利尿等治疗;12时30分,市卫生局组织市手足口病专家组紧急会诊;15时16分转市儿童医院,立即进行综合抢救;16时38分患儿心率降至0次/分,自主呼吸消失,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摩等多种急救措施,心跳、呼吸仍未恢复,至11日18时30分宣布临床死亡。临床诊断: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暴发性心肌炎。死亡原因:急性水肿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

5月12日上午8时30分,市卫生局江捍平局长召集市卫生局分管医疗和防疫的副局长、医政处处长和副处长、市CDC有关专家、市手足口病专家组成员在市儿童医院召开现场会,对该例死亡病例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进一步加强我市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出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手足口病作为当前疾病防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关注手足口病疫情的变化动态,制定应急措施,集中人力、财力、设备,确保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及时、到位,全力以赴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市CDC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控,加强发生区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杀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的检测工作。

三、市手足口病专家组加强分区指导,对全市手足口病住院病人进行巡诊、排查,及早发现危重病例,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四、实行手足口病绿色抢救通道机制,发现危重病例立即转诊,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五、加强医院门诊预诊分诊,强化手足口病院内流程控制,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六、在全市卫生系统继续开展手足口病的全员培训和儿科专业的重点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七、加强手足口病防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对轻微患儿要积极疏导,辅导患儿家属对其居家观察,做好家庭消毒,避免外出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造成疾病传播。

相关链接

及时到医院就医

专家提醒:市民如发现儿童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轻症病例以居家隔离治疗为主,避免强行留医,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居室多通风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勤洗手、对物品及时消毒;托幼机构和中小学要加强晨检、规范报告、消毒隔离、饭前便后洗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有预防作用的中药等;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手段减少发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