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大约半数以上有家族史
多数人发现自己患有痛风时,表现为急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多于夜间有突然发作性疼痛,脚部的拇指关节和跖趾关节常最先受侵犯,其次是踝、膝、手、腕部的诸关节。疼痛后数小时关节红肿、发热、僵硬,同时全身体温上升达38—39℃,并伴有头痛、心慌等全身症状。血化验白细胞增高,红血球沉降率也会加快。
急性关节炎期可持续数天到数周,关节可还原。但是,关节炎常常反复发作,间隔期越来越短,最后关节炎进入慢性期。
由于关节炎频繁发作,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着增多,关节肿胀持续不能消失,关节畸形或僵硬,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在关节的骨质内、滑膜、韧性以及耳垂的皮下有痛风石形成,经皮肤直接触摸可有明显的压痛,破溃后有白色的尿酸盐结晶排出。有的患者还可有肾功能减退及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合并症。
当怀疑患有痛风性关节时,可测定血中尿酸的浓度。如血尿酸浓度超过6毫克%时,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也可作X线骨、关节的摄片检查,典型表现是在受尿酸盐沉积的骨骺部出现圆形空腔样缺损,而周围骨组织密度正常。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凹凸不平。在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还会发现痛风石的钙化灶。
人体需要一种营养物质叫做核苷酸,核苷酸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食物中获得,一种是由机体的细胞合成,后者为主要来源,因此核苷酸不属于营养必需品。核苷酸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嘌呤类,嘌呤核苷酸在体内分解代谢为尿酸,正常人在肝脏、小肠、肾脏等作用下,血浆中的尿酸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当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或摄入高嘌呤食物时,尿酸盐将过于饱和而形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患,这种情况就称为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可见痛风可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