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怎么区分心律失常的严重性 心律失常怎么办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9 15:17:14 浏览次数:1595

心律失常比较常见,但是有些心律失常是不用治疗的,而有些大家则不可忽视,那么哪些情况的心律失常需要治疗呢?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疗,但需排除作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等。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在小儿少见的心房纤颤。多数情况下,医生可通过心电图做出诊断。

3.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10%。轻症者房速短阵发作,重者可持续数年发作不间断,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部分患儿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痊愈,但有约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4.室性早搏多数预后良好。偶发早搏的患儿多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做心电图时才被发现。长期频发的早搏,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心脏杂音的类型要注意 治先天性心脏病最好的药 先天性心脏病什么症状

心脏杂音,生理性杂音,病理性杂音

不知什么原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得知小儿的心脏出现杂音,相信会让很多家长心生恐惧。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不仅仅听心脏杂音,还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能确定诊断,必要时还需进一步做心血管造影以确诊,今天寻医问药社区就带领大家探讨一下小孩子的心脏杂音

在新生儿时期有半数以上孩子的心脏都有柔和的杂音,但以后确诊有心脏病的(3个月以后)只占1/7,因此,家长不必听见小儿出现心脏杂音就过度惊慌。

心脏杂音的两种类型

心脏杂音是指正常心音之外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小儿心脏杂音不一定都是病!小儿的心脏杂音有两种情况,一是生理性杂音,二是病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

小儿胸壁薄、心跳快,发热、紧张和运动后,用听诊器检查心脏时,有时可听到比较柔和如同吹风一样的声音,这些杂音往往是生理性的,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健康儿童可有生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有以下特点:杂音部位较局限,均为收缩期杂音(心脏收缩时产生),持续时间短,音调低,随体位、呼吸及运动而改变,如在运动、啼哭或卧位时增强,安静或坐位时减弱。生理性杂音多见于2~3岁以上的孩子,3~7岁最多,随年龄增长,器官功能渐趋成熟,心脏瓣膜功能完备,生理性杂音会自然消失。

也有少数杂音是由疾病引起的,如发热、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小儿,因为缺氧、血液粘稠度减低等原因,血液流速加快,虽然心脏本身没有异常,也会产生心脏杂音,这种杂音称为功能性杂音。当原来的疾病治愈后,杂音也会随之消失。

病理性杂音

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杂音持续时间长,且音调响而粗糙,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等,心脏本身的病变及瓣膜开闭异常,血液在流动时产生异常湍流漩涡引起杂音。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国外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存活婴儿的0.4%~0.8%。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以上患先天性心脏病。

总之,寻医问药的小编还要提醒这类小儿往往伴有呼吸急促、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出汗多、心跳快、水肿等症状,体力不如同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有些小儿还有嘴唇青紫,轻微活动、走路便想蹲下休息,或有关节酸痛等症状。有的小儿平时无任何症状,生长发育正常,活动量也很大,与正常小儿一样,仅在偶尔伤风、呼吸道感染就诊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才被发现患先天性心脏病

相关搜索: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心律不齐 心脏病的症状 心肌炎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