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疗全面看
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经常的主诉是“心跳快”,“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悸”。家长的疑问是:以上这些是病吗?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实在,同样的主诉,病情却大相径庭。有些可能是正常现象,如窦性心律不齐;而有些则需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需要判定孩子的症状或检查是属正常范畴还是心律失常,可通过心前区的触摸或听诊了解心率的变化,从而把握第一手材料。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仅凭一次听诊或心电图即诊断“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常有家长,主诉很简单:“我孩子心动过速”。当问及心跳多快时,经常的回答是“一百多次”。而医生诊断过程却并不那么简单。与成人不同,孩子年龄越小心跳较成人越快,因此心率正常范围随年龄组而不同。其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心率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它是正常亦或异常。通常,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率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
听诊“心律不齐”。有时体检或就医时被告之“心律不齐”,家长经常很紧张。心律不齐只是个泛泛的名词,它包含了更多具体的诊断,如可能与呼吸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生理现象。其他常见的有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仅凭听诊有时较难鉴别,需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病间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正常。对阵发性发作的心动过速,如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非常快,可达160~300次/分,持续时间是非不一,有的患儿可能仅持续数分钟,体表心电图甚至动态心电图检查都难以捕捉。这类患儿家长发病时不能慌张,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丈量发病时的心率,可为医生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和诊断依据。
小儿房速不少见,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10%,从新生儿,甚至胎儿期直至年长儿都可以发病。轻症者房速短阵发作,重者可持续数年发作不中断,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对小儿房速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部分患儿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痊愈,但有约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房速射频消融成功率约60~90%,成功率的高低与房速的起源位置有关。我们也遇见到一些新生儿甚至胎儿发生严重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原因并不清楚,经过早期、积极、足够疗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均已恢复正常。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