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眩晕应及早检查内耳
问:我今年70岁,每天早晨起床时总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有时在床上翻身时也会有这种感觉。为了治好这个毛病,我先后到周围几个医院,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都做了,就是没发现病因。有的诊断说是脑供血不足,有的诊断说是颈椎病,住院输液、服药治疗,效果都不好。后来在省医院就诊,专家诊断我患的是“耳石症”,并指出我常眩晕的病因就在此,请问眩晕的病根怎么会发生在耳朵里呢?
答:医学临床发现,其实绝大部分的眩晕都与内耳疾病有关,并且绝大多数的眩晕症只要经过规范治疗,都能得到治愈或缓解。
发生在内耳的一系列眩晕疾病无法借助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因此,临床诊断较困难,治疗效果往往欠佳,而受过眩晕疾病专业训练的医生的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本病大多数为特发性,即原因不明,部分可能与头部外伤、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及偏头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从床上坐起、躺倒、弯腰及平卧位翻身或转头时发作短暂眩晕,其持续时间一般均小于60秒,可伴有恶心、呕吐及头昏等感觉。目前的一些检查如头颅CT、核磁共振等均不能明确诊断该病。体位试验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金标准。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耳石复位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经复位方法治疗后眩晕症状均能立即消失,辅以药物治疗后头昏等症状常于数日后缓解。
梅尼埃病:本病的发生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眩晕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平衡障碍。但部分患者可能只出现眩晕等前庭系统症状称之为前庭型梅尼埃病;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称之为耳蜗型梅尼埃病。梅尼埃病在发作期予以药物对症治疗能减轻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型梅尼埃病患者可予以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也称化学性迷路切除),这种方法治疗简便、经济,效果也不错,但可能会发生听力下降的并发症。
前庭神经炎:多发生于中年人,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冒史。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发作期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可予以前庭功能训练。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