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盲目更换乙肝用药更易导致耐药

发布日期:2014-10-19 21:34:06 浏览次数:159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介绍,新《指南》中特别强调乙肝疫苗首针注射的时间和注射的剂量。他表示,婴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接受10微克剂量的乙肝疫苗注射。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而此前婴儿首针注射的乙肝疫苗多为5微克。

此外,新《指南》还指出,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上应选择20微克。

此次《指南》更新的部分还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不产生抗体)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推荐剂量为60微克/针。至于针次,专家指出,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

贾继东表示,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至少可以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不需要进行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等高危人群,仍建议定期监测,必要时可给予加强免疫。

旧《指南》确立了抗病毒治疗的基础地位。5年来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提高了我国乙肝防治总体水平。关于治疗部分,新指南继续强调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但更加强调适应证,也更加明确长期治疗的概念。

贾继东介绍,新《指南》与旧版相比,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基本一致,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同时提出了明显的纤维化也需进行抗病毒治疗。

新《指南》中有关抗病毒治疗药物中的核苷(酸)类似物的疗程和停药标准也做了相应的修改。贾继东介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疗程更长了,在达到HBV 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低于检测下限,ALT(丙氨酸转氨酶)正常后,至少再巩固一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两年半者,方可考虑停药。

中国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万谟彬教授指出,根据调查,有相当部分患者存在“三不”:即不按标准停药,不按规则服药,不按医嘱换药。有的患者用药后多次检查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就自行停药,结果病情复发,前功尽弃;有的患者尽管没有停药,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会导致药物疗效不稳定,甚至出现病毒反跳。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